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2 2025-10-181 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2版:要闻

科技赋能粮油单产提升

——全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培训会侧记

  □本报记者 丁佳味 

  眼下,之江大地稻浪翻滚。10月15日至16日,全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培训会在乐清举行。一场围绕“粮油单产提升”的实践探索在田野间展开。

  清晨,阳光洒在稻田上,给饱满的稻穗镀上一层金色光泽。参会人员先后来到乐清市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点和冬种机播演示现场,近距离感受科技赋能粮油生产的魅力。在蒲岐镇娄岙村省级连作晚稻新品种展示示范点,17个水稻品种在田间整齐排布,“甬优1540”“乐优966”等品种长势喜人,稻穗饱满。一旁的晚稻田里,一台银灰色的油菜精量播种机正沿着田垄匀速前进,种子精准入土。“这台机器能一次性完成旋耕、施肥、开沟、播种、镇压、喷药等工序,1天能播种60—70亩,正常情况下出苗率可达95%以上,还能精准控制播种量,比人工省工又省种。”南通山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建勇介绍。

  随后,参会人员来到淡溪镇东高桥村“大麦-稻-稻”吨半粮百亩攻关方,这里满目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为保障三熟制高产,我们在茬口安排、整地施肥上下了功夫。今年连作晚稻预计11月上旬收割,随后播种大麦。”乐清市宏财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百贤介绍,“推行三熟机械化高产高效模式后,亩均年增产粮食300公斤,今年连作晚稻预估亩产750公斤左右,一年亩产值近4000元!”

  最后,参会人员来到虹桥镇大仙垟村省级双季稻百亩高产攻关方。“这片晚稻种的是‘甬优12’,将在10月下旬收割。基地采用钵苗基质育秧技术,配套土壤改良等科学管理措施,今年晚稻亩产预估可达800公斤左右,全年亩产远超目标产量。”乐清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技术推广科副科长薛晓峰介绍。一旁的种粮大户边拍照边感慨:“这里的土壤改良措施很有借鉴意义,春节前冬耕施有机肥,早稻收割后及时翻耕,既提升了地力,又为下一季作物生长打下基础。”

  除现场观摩外,各地还交流了各自在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上取得的经验。比如武义县以全域推进水稻机插为抓手,建成6个工厂化育供秧基地,机插率突破90%,还创新“摊费入盘”补助模式,使水稻亩均增产46公斤。乐清市集成推广“集中育秧+机械插秧”等技术,今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3.9%,打造了6家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全托管”“半托管”服务面积超5万亩。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围绕“稳面积、增单产”总要求,协同发力,攻坚克难,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上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