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七色土 A06 2023-11-251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6版:七色土

老灶趣事

  钟伟/文

  一日,回老家看望母亲。母亲唠叨,祖屋许久不住,不知怎样了。我这才记起,举家搬离祖屋已30多年了,距离上次回祖屋也差不多有十个年头了,于是决定去看看。

  沿着斑驳的狭仄小弄,一路风景依旧。历经百年风雨的祖屋,已十分破旧,我好不容易打开锈迹斑斑的门锁,屋内昏暗潮湿,蛛丝尘网,墙面脱落,窗木腐朽。正感慨间,欣喜地发现厨房的老灶依然保存完好,没有坍塌的迹象。

  这是一座双眼大灶,外灶膛上面装“尺六镬”(直径一尺六寸的铁锅),平时炒菜烧饭用。里灶膛上面装“尺八镬”(直径一尺八寸的铁锅),逢年过节才开启,用来烧粽子、煮大肉等。外灶和里灶之间还埋有两个汤锅,利用灶膛的热力温水,用来洗碗、洗脸。每口锅又配有两个木锅盖,一个平锅盖,一个高锅盖,与高锅盖对应的,还有一个竹饭架,蒸菜时用。

  望着堂屋长条桌上停摆的台钟,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少年时代。那时,父母起早摸黑地在田里劳作,烧菜做饭的任务自然落到了我肩上。我也十分乐意,有了这等差事,可以少下地干农活。其间,还可煨煨番薯、烤烤年糕,其香味远远盖过如今满大街的烤红薯。对这口老灶,我倍感亲切,不仅仅因为它为我挡下了不计其数的农活,还给我带来了不少啼笑皆非的趣事。

  年少的我,玩兴特别重,被父母责骂如同家常便饭。一个夏日的下午,住在隔壁的堂弟早早约我,五点准时烧饭,然后一起去河里游泳。我时间观念很强,虽然早早淘了米,把干菜毗猪肉、打蛋、霉苋菜梗三碗菜搁在饭架上,合上高锅盖,但一直等到台钟敲过五下,才生火烧。

  当时烧火大多用稻草,挽成“草结头”后,一个接着一个烧。刚烧到一半,堂弟过来了,说我太古板,不提前五分钟生火,还嫌我动作慢。在他的催促和建议下,我匆匆往灶膛里塞了十多个“草结头”,就随着堂弟出门了。一个多小时后,疲惫的父母回到家,迎接他们的是满屋子呛人的烟味,打开锅盖,看到半生不熟的饭菜,还有窒息未燃烧的一灶膛“草结头”,就知道了原委,气不打一处来,给我一顿胖揍。

  过了几天,堂弟又来约我,还是老时间。我还是坚持我的时间观,五点生火,仿佛历史重演,堂弟还是提前过来了,有了上次的教训,怎么可能犯第二次错误。堂弟灵机一动,取来一些木柴,塞进灶膛,看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堂弟信誓旦旦地说:“再熄火的话,我替你挨揍。”结果可想而知,迎接父母的是一屋子焦味,我也挨了一顿更猛烈的胖揍。在我痛哭流涕的时候,堂弟做起了“缩头乌龟”。

  我决定“报复”堂弟。那天,我假装从地里回来,对堂弟说:“你妈捎了口信,做晚饭时蒸上30个咸鸭蛋。”堂弟信以为真,掏干了缸里的咸鸭蛋,数了又数,只有29个。“要不,向邻居借一个,否则小妈会怪我。”望着饭架上搁成“金字塔”状的咸鸭蛋,我偷乐道。

  晚上,我如愿听到了隔壁歇斯底里般的惨叫声,但堂弟始终没有供出我,想必为了“一报还一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