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茶
□大地风情 鲍安顺\文
古人说,“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那秋白露,指的就是秋茶。
王草堂在《茶说》中描述:“夏末秋初又采一次,名为秋露,香更浓,味亦佳,但为来年计,惜之,不能多采耳”。他说的是乌龙茶,为武夷岩茶,还说那秋茶,不宜多摘。据说,中国采秋茶是明朝之后。古人认为,采秋茶有伤茶树,影响来年春茶。在产茶区,有句老话说:“秋茶好喝摘不得。”其实,这是传统种茶人的观念,如今科学证明,只要在秋茶采摘后加强管理,对第二年的春茶并没有影响。
觅秋茶,为寒露习俗。从秋分到寒露时节,所采的茶称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在寒露前三天或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古人有诗文记之,唐朝许浑有“秋茶垂露细,寒菊带霜甘”,张籍有“秋茶莫夜饮,新自作松浆”。宋代陆游在《秋兴》里写道:“邻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秋茶”。那秋茶,是农时风情,也是市井景象。
秋茶好喝,采制期要在寒露前后,那之前采的早秋茶都是夏暑茶。另外更重要的是看产地,秋茶产于高温时,只有在高海拔的茶产区,才有适合它生长的秋意,培育出好品质的秋茶。此外的秋茶,与夏暑茶无异。
好的秋茶,因气候干燥,在长成、采摘和制作过程中,能最大限度保持茶叶香气。而且在干热的温度下,制成的茶叶不仅营养完好,水分也少,更显香气。秋茶有浓淡,亦有冷暖。一杯秋茶,不同的人品尝,滋味也不同,有人回甘,有人苦涩难咽。真正懂秋茶的人,可以阅尽秋茶滋味,是千山路遥,甘苦浓郁,那是秋茶的真味,也是秋茶的真性情。那性情,在秋风吹后,秋雨淋过,就像人到中年,扔了狂热,收了泼蛮,拙藏精智,沉淀复生,有着成熟的味道。
秋茶,不像春茶鲜嫩,也不像夏茶苦涩,它的甘醇清香,就像“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了炼狱,在湿润微凉里,浓缩精华之气,有着生命通透的意味。秋茶,有着昂扬的元气,足够的定力,在秋阳透过窗帘时,我觉得秋茶的味道里,有一层抹不去的温情,就像登高、赏菊、赋诗时的欣然感觉,是极致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