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2 2025-07-191 2025年07月19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2版:要闻

小岛迁居“迁”出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杨怡

  作为浙江唯一的全域海岛县,嵊泗由631个大小岛屿组成。曾经,这里住人岛屿多达13个,其中常住人口不足200人的偏远小岛有7个,“小岛空心化、服务低效化、城乡二元化”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此,嵊泗县于2023年启动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逐步摸索出一条海岛县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5个偏远小岛的108户149名常住人口,已完成整岛迁居。计划到今年年底,3个村7个岛内的185户270人将全部完成迁居。

  不仅如此,近3年来,4300余名外岛群众也纷纷向嵊泗本岛集聚,2024年,嵊泗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9.43%,较2022年提升3个百分点,渔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等核心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这些成效的取得,得益于当地打出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组合拳”。为确保群众“迁得出”,嵊泗县强化政策保障,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在安居保障方面,创新采用“存量盘活+差异安置”4种安置方式,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我们以‘村级运营、镇级保障’的方式,为60周岁以上的迁居老人提供集中养老安置服务。同时,将本岛存量闲置资源进行盘活用于廉租房安置,每月仅收150元租金,由所在村负责运维。”嵊泗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搬迁过程中,当地坚持“三权”护航,让迁居群众“带权进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资产收益分配权、“三块地”权益全部保留。

  嵊泗还在县城中心农贸市场四楼创新打造一站式综合性增值化为民服务中心,以迁居群众及新居民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提出“包打听、包服务、包协调”三大服务切口,全力破解政府在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过程中,因人口向本岛集聚产生的跨乡镇、跨户籍、跨海岛难题。今年以来,累计提供综合咨询服务超1800人次,政策受益规模超800万元,同比提升25%;城乡融合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30%,群众满意度达98.6%。

  为让群众“稳得住”,嵊泗全面优化公共服务,构建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供给机制。教育上,通过整合小规模学校,实现中小学生大岛就学、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两个100%,并深化与名校结对帮扶,提升教育质量。医疗方面,在深化医共体改革的同时,依托山海提升工程,采用“固定+流动”巡回诊疗模式,为老年人配送常用药。养老服务方面,深化集成改革,落实兜底保障,创新探访模式,完善帮扶举措,实现“同城同待遇”。

  与此同时,嵊泗县着力拓宽增收渠道,以产业聚人。发展渔港经济,聚焦“三个地”目标,壮大“一条鱼”全产业链,为搬迁居民提供400余个就业岗位。通过打造核心景区,培育海岛旅游等新业态,推进文旅一体化进程,新增200余个就业机会。落实就业帮扶,构筑灵活就业服务矩阵,建立零工市场,开展精准培训,提供超1300个灵活就业岗位和200余个公益性岗位。

  从偏远小岛到繁华大岛,从分散居住到集聚发展,嵊泗的“小岛迁、大岛建”工程,不仅是一次空间上的迁移,更是一场关乎民生福祉、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深刻变革。它让海岛群众过上更便捷、优质、富足的新生活,也为全国海岛地区推进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嵊泗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