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新农人 新实践 A05 2024-03-231 2024年03月23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5版:新农人 新实践

谢怿雪:打造归园田居理想地

  □本报记者 周文佳

  阳春3月,走进有着800年历史的泰顺县筱村镇徐岙底村,清溪绕村、卵石铺路,房屋错落有致、街巷纵横交错,祠堂、庙宇、古宅、老树、溪流……每一处都尽显历史底蕴,又散发出勃勃生机,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几近荒芜。

  提及这座古老村落的“新生”,就不得不提墟里(温州)乡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谢怿雪。“80后”谢怿雪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北京大学法学硕士毕业,曾是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别人眼里名副其实的“律政精英”。

  “在外游历一圈后,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还是乡村生活。”谢怿雪告诉记者,基于对陶渊明笔下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理想乡村生活的追寻,2014年,她返乡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墟里”。“墟里”品牌以民宿为入口,再到对泰顺徐岙底古村落实行整村运营及模式输出,在助力乡村共同富裕上,谢怿雪和她的团队一直在探索。

  2018年,谢怿雪与徐岙底结缘,与政府携手对传统村落进行环境整治、民居改造利用和古法技艺开发。“这里有炊烟,有农田,还保留了一些民俗活动,比如‘六月六’的禳神节,‘七月半’的祭祖和元宵的福宴,有活动时大部分在外的村民都会回来。”在谢怿雪看来,徐岙底就是她一直在寻找的“活”的乡村。

  建设一个“归园田居的理想之地”,这是谢怿雪对徐岙底古村落整村运营的核心定位。谢怿雪说:“‘墟里’进驻后,没有迁走徐岙底村的任何一位原住村民,而是为他们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平衡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上,谢怿雪的团队邀请专业的建筑工作室,对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山水风光进行保护、整治和开发利用。“我们先后对水尾厝、举人府、文元院等院宅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对民居部分进行创新性修复和改建。与此同时,以非遗传承的活化利用为主题,辅以高端住宿、文化设施等配套,提供手工、展览、论坛、艺术创作等文化交流活动,将徐岙底打造成新老共处的创新型乡村公益社区。”谢怿雪说,他们把徐岙底的38幢古民居划分为民宿区、新乡民生活区、生活方式类集群和公共配套区,除入住民宿外,还邀请有意于归园田居的新乡民来此安居乐业。

  “从传统村落到共益社区,这是条新路,曾经我们也面临很多村民的质疑。最后,我们用时间换来了信任。”目前,徐岙底村已逐步修缮及孵化了红粬展馆、乡贤乡创基地、乡野学校、生态农场、墟里民宿、公益图书室、食物工坊、草木染工坊、供销社、茶书房等空间与业态,构建起新型“沉浸式”乡村生活,为千年古村的复苏注入新活力。6年来,共吸纳本地用工148人,修缮传统民居18座,引入9个文创类项目,孵化4家民宿品牌,带动本地创业户32户,吸引新乡民近30位,给当地带来10亿级的流量,带动周边村民增收2500万元。

  十年磨一剑,今年是谢怿雪返乡创业的第十年。谈及未来,她表示会进一步夯实徐岙底的建设成果,帮助更多的人建设乡村。“第二个乡村共益社区项目正在选址谋划中,从一个十年到下一个十年,‘墟里’始终秉持让更多乡村重现炊烟,把乡村生活的独特性带给更多的人,用现代的方式活化古村落、焕新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