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新农人 新实践 A04 2024-03-231 2024年03月23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4版:新农人 新实践

王杭花:守护畜禽健康20载,终成“顶流”

  □本报记者 潘晴

  “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跨省调入种猪备案单等,这些都要有的。”春分时节,永康市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杭花正忙着给当地一家生猪养殖场的4500余头种猪办理“入住”手续。

  王杭花自2004年工作以来,扎根基层已有20年。长相清秀、性格温柔的她,经常“钻牛圈、跑猪圈、入马圈、进鸡圈”,与猪、牛、马、鸡“打成一片”。

  “我的工作日常就是与动物疫病做斗争,守护家畜家禽

  的健康。”王杭花告诉记者,她的工作涵盖了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流行病调查及采样等多个方面,这其中采样是基本功,必须扎实。刚开始工作时,为了练好这项基本功,王杭花抓住机会就练习,“先看示范操作,然后就自己一遍遍练习。”王杭花说,至今为止,她已累积采集样品几十万份。

  或许就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王杭花在这一领域成了“顶流”。2020年,她获得浙江省农业职业技术竞赛一等奖;2022年,获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动物疫病防治赛项第一名,她是历届获此荣誉的第一位女选手,也是浙江省在历届全国农业技能大赛中第一位荣获全国第一的选手。

  提及这些荣誉,她却腼腆地告诉记者:“更让我骄傲的是看到我的徒弟们获奖。”原来,王杭花在获得个人荣誉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无私地传授给同事。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团队的力量才可以更多。为更好提升全市防疫监测人员队伍整体技术水平,我们建立了‘传帮带’机制,由带头人、指导老师对年轻同志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王杭花介绍,单位会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培训,组织大家观看采血、免疫注射、解剖等规范操作视频,并要求一线防疫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规范操作,练好基本功。去年,王杭花还应邀在由农业农村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全国技术能手——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大讲堂上授课,整个讲座有约5.82万人次观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带领下,永康市的畜牧兽医团队在各项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被外界誉为“鹰之队”。团队里出了3个省一等奖,3个省二等奖,还有8人在金华市里拿奖,可谓是“满堂红”。

  现在的王杭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事情也变多了,但她依旧践行着一线动物防疫人员的初心使命:确保动物疫病有效控制,保障畜禽产品的安全,守护大家的健康。

  “去年,永康市畜禽免疫实现应免尽免,全年共使用家禽疫苗69万毫升、家畜疫苗8.4万头份。我们还持续推进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永康成了金华市首个实现‘先打后补’全覆盖的县。全面排查生猪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等全环节风险隐患,开展布病、马鼻疽、禽流感专项排查,共排查养殖场(户)2165个,做到乡镇全覆盖、规模养殖场全覆盖、畜禽种类全覆盖。”谈起动物防疫,王杭花总是一脸自豪,每项工作、每个数据都如数家珍。

  谈及未来,王杭花表示,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跟进永康市新建的年产十万头生猪的养殖场项目,帮助做好生物安全工作,为提升永康市生猪产能贡献“防疫”力量。另外,要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及时研判疫情态势,坚守动物防疫安全底线。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各类培训、比赛,打造出一支高素质动物防疫人才队伍,为全市动物卫生监督水平提升、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