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农村厅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大兴调查研究 推动实干争先
唐豪
□本报记者 唐豪
本报讯 “低收入农户劳动技能较弱,独立发展生产、外出就业难度大,是增收动能不足的主要原因。”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协调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深入文成、嵊泗等10余个山区海岛县开展走访,综合分析低收入农户收入现状,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全省低收入农户相关信息,最终形成问题清单,提出改进措施,推动《关于完善衔接资金项目联农带农机制的实施细则》于近日出台,有效发挥衔接资金“指挥棒”作用,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农业农村厅紧紧抓住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直击要害,围绕“千万工程”、粮食稳产保供、农业“双强”、农民共富等重点工作,精准谋划调研课题,深入开展“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农民急难愁盼问题。
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我们在一线调查研究中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农产品销售方式单一、自有品牌宣传力度不大以及融资难等问题。”省农业农村厅合作经济处负责人表示,为此,他们主动与中国邮政等单位对接,深化合作形式,通过出台支持政策、提升寄递服务、打造销售平台等“组合拳”,助力合作社破解上述问题。
4月份以来,省农业农村厅紧贴“三农”实际,研究制定《关于在全省“三农”领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工作方案》,组织实施33个上下联动、多跨协同的调研课题。截至目前,厅领导牵头的调研课题已开展第一轮调研,厅各单位结合自身职能下沉乡村,从基层找到破解事业发展难题的答案,广大干部职工更是积极投身“创新争先年”实践,攻坚克难,争创佳绩。
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主题教育的实践导向,强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在农业农村领域落地落实,持续深化开展“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组织开展“百名处长破百题、百名局长解百忧”专项行动,以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和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助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