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惫可能是因为姿势错了
沈嘉柯
毕业之后的十几年,我常去游泳。每次都筋疲力尽,坚持得非常辛苦。
去年年底,我家附近新开了一家游泳馆。我在里面游了1000米,一身疲惫地爬上岸。
旁边那个年轻的救生员终于忍不住了,他问我:“我看你每次都游得好辛苦,你是刚开始学游泳吗?”我有点儿不高兴地说:“当然不是啊!我游了十几年了。”
他问:“那你是不是感觉游得很吃力?”我吃了一惊,点头说:“是啊!”
他告诉我:“那是因为你游泳的动作和姿势错了啊!”我心里在想,这家伙该不会是为了推销自己的教练课程吧!
这个救生员接着说:“你可以找教练上游泳课,学一下正确的姿势。我们都是体育学院毕业的,可以教你。”
我笑了,果然如此。我正打算拒绝他,他已经直接趴在地上,一边示范,一边解释应该怎样划水。
“动作不要太匆忙,换气的时候等待3秒钟,自己利用水的浮力,浮上来换气。划水的时候,大腿要收拢,小腿要打开画圆圈。这样才能保证重心一直在下半身,依靠反推力往前。”
我照着他教我的游起来。第一次觉得别扭,还有点儿手忙脚乱。第二次纠正了换气,但没有纠正小腿的动作,更加费力。第三次都纠正过来了,但还是没能找到那种感觉。
我休息了10分钟,他下水又示范了一下。第五次的时候我找到了感觉。就这样,不知不觉,我居然游了二三十个来回。最后上岸的时候,全身很舒服,并且觉得精神抖擞,一扫过往的疲惫不堪。
直到这次经历后,我才真正喜欢上了游泳。原来,我可以专注地游泳,得到锻炼,并且精力充沛,身体还不累。以正确的办法去做一件事情,从中得到快乐和良好的回报。
要想学习到正确的东西,就必须克服偏见、改变僵化思维。
哪怕掌握了知识和方法,我仍然是不完美的,仍然还会犯错,但我的纠错能力超过了从前的自己,也超过了很多固执的人。这令我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摘自《今晚报》 沈嘉柯/文 2020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