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法制 A10 2020-08-291 2020年08月29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10版:法制

特大跨省制售伪劣农药案告破

涉案金额达7600万元,涉及20省(区、市)

  案件:据公安部最新消息,经一年多侦查,仙居县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特大跨省制售伪劣农药案,捣毁制售伪劣农药公司4家、生产黑窝点2个、仓库4个、伪劣农药生产线3条,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14人。据悉,该团伙生产、销售伪劣农药种类达80种,涉案金额7600余万元,销售网络涉及浙江、河南等全国20个省(区、市)。

  在公安部公开的视频中,大批办案人员进入伪劣农药生产黑窝点和仓库取证。现场一片狼藉,各种设备、生产材料以及成品包装箱塞满库房,部分犯罪嫌疑人被现场抓获。

  说法:根据新《农药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生产农药或者生产假农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违法生产的产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由发证机关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和相应的农药登记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的农药生产企业不按规定条件生产农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拒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

  农药生产企业生产劣质农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违法生产的产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和相应的农药登记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委托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的受托人加工、分装农药,或者委托加工、分装假农药、劣质农药的,对委托人和受托人均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140条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杨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