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粮仓”要经得起公众监督
王梓佩
近日,中央储备粮肇州直属库有限公司的一则公告引发质疑。公告要求,“外来人员禁止携带手机和其他录像录音设备进入库区”。8月2日,中储粮总部发布情况说明,称已对肇州直属库严厉批评,责令纠正。
公众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与加油站不同,使用电子设备并不会直接威胁粮仓安全。此前一直没有“禁止携带手机进入粮仓”的规定,也可以从侧面证实这一点。其次,客户采购粮食时,通过实地拍摄记录粮食质量,并传回公司进行比对挑选,完全合乎情理。另外,即使是出于机械操作安全的考虑,禁止玩手机的对象也应当是库区内部工作人员,而非公告所针对的“外来人员”。
按照常情常理解释不了肇州直属库的决定,公告中除了一句语焉不详的“按照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关于在出库期间进一步加强外来人员管理的通知’”没有其他解释,就无怪人们产生“库区存在不可告人的问题”等联想。
事实上,公众的联想也是有的放矢。今年7月上旬,有网友发布视频,质疑中储粮肇州直属库储备玉米有质量缺陷,中储粮随后回应称该库区质量达标。然而,中储粮刚刚给粮食质量打了包票,转眼就不允许外来人员到库区拍摄,未免给人以粮食质量经不起公众审视之感。
中央储备粮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毋庸讳言。从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到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只有中央储备粮“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国家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制度优势,化解各种风险,使经济社会有长期稳定发展的余裕,让人民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底气。
目前,中储粮总部就肇州直属库公告给出的解释有二:一是使用电子设备会产生安全隐患,二是“个别客户以点概面、影响舆论”,中储粮集团要加强监管,但肇州直属库在执行时出现了“简单机械”的偏差。可是,使用电子设备与安全隐患之间,因果关系到底是什么?个别客户以点概面,言下之意是有些“点”确实质量不过关,那么这些“点”的质量有没有提高的可能性?还是说只要面上过得去,有问题的“点”就可以为了不影响舆论而被遮掩起来?中央储备粮的粮食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百姓生计,很多问题仍有必要继续追问下去。
行正坐端,清者自清。中储粮总部担心影响舆论,恰恰与肇州直属库犯了相同的错误:对舆论监督存在误解,害怕接受监督。真正对舆论评价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人们拍多少视频,而是中储粮自身工作做得如何。《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规定,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有对中储粮数量、质量、储存安全等问题的监督查处职责。打造阳光粮仓不能只靠中储粮自查,除了公众监督,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当有所作为。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