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产业 A03 2025-11-081 2025年11月08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3版:产业

景宁辣椒“变形记”

  □见习记者 金飞

  金秋的早晨,晨雾尚未散去,在景宁县大地乡的梯田上,村民叶亮正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半身高的辣椒丛中采摘辣椒。他戴着厚手套,边采边说:“可得小心,这辣椒‘凶’得很!要是沾在手上,火辣辣的感觉半天才能消。”这颗看似寻常的红果子,因其蕴含的超高辣椒素,即将经历一场从田间到车间的“身份”之变。

  “高山乡镇面临青壮年劳动力外出、传统作物效益低的现状,亟待解决。”景宁县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林水娟介绍,两年前,景宁县在全面推进“双招双引”先导工程时,发现高辣度辣椒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它不仅适合我们这里种植,因高山气候昼夜温差大、辣椒素积累更充分,而且作为工业原料,价格稳定,经济效益显著。”

  于是,景宁县专门出台扶持政策,对新增种植面积10亩及以上的主体给予补助;开展新品种引进与试验示范,初步筛选出“宏绿5号”“金辣7号”2个适种适销品种,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示范推广绿色生产技术。该县还依托共富工坊打造“企业+乡兴村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村集体协调土地流转;大地乡政府对每株种苗补贴0.5元,再根据所产辣椒质量达标情况,发放每株1.5元的生产补助;景宁耀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福建武夷津道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保底价收购;农户负责标准化种植。

  这些被悉心呵护的辣椒,最终去了哪里?答案并非人们的餐桌,而是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线。

  在福建武夷津道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初步烘干的辣椒被运往深加工环节,在经过造粒和提取两道工序后,一瓶瓶辣椒素和辣椒红素生产成品最终流向生产火锅底料、口红和油漆等产品的下游企业。公司总经理巫水明解释道:“这些辣椒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取辣椒素。它的辣度是朝天椒的10多倍。目前,辣椒素在食品、医药、生物农药等领域应用广泛,辣椒红素则是纯天然色素,是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最安全的染色剂之一,市场需求大。”

  据了解,如今的辣椒素早已超越调味品的范畴。在医药领域,它的价值被不断开掘。研究表明,辣椒素具有镇痛效果,且作用更持久,被广泛应用于贴膏或外用药膏中,以缓解慢性疼痛。同时,其在消炎、抗菌、调节血脂、促进循环等方面的潜力,也使其成为治疗皮肤病、辅助减肥及促进毛发再生等研究方向的明星分子。这些不断被发现的价值推动着加工型辣椒产业飞速发展。

  产业的“跨界”,最终要落到农民“增收”上。景宁县大地乡党委委员沈远远算了一笔账:“我们村通过强村公司统一流转了800亩闲置山地,建成辣椒基地。得益于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科学的田间管理,今年辣椒长势良好,预计平均亩产可达1250公斤,亩均产值8000元。”目前,大地乡累计种植高辣度辣椒40余万株、800余亩,带动农户增收35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

  对于未来,景宁的规划远不止于此。林水娟透露,下一步将根据产业发展,招引辣椒素、辣椒红素提炼等项目,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同时,要在仓储物流建设等方面发力,建现代化冷链设施,与物流企业合作优化网络,降本提效。

  站在自家的辣椒地里,叶亮对未来充满期待:“以后种植技术更成熟,市场更广阔,我们这深山里的小辣椒,可就真的成‘金疙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