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1 2025-09-271 2025年09月27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1版:要闻

乐清“大北塘”的“出圈”秘籍

  □本报记者 李松 

  秋分刚过,暑气却依旧十足。位于乐清市清江镇“大北塘”片区组团的花果飘香田园综合体里人气很旺,硕大的火龙果挂满枝头,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采摘,年轻人则在一旁的生态果饮吧喝果饮闲聊。

  “我们这里的水果品质好,每年都供不应求。”北塘村党委副书记傅春旺向记者介绍,近年来,该村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地,加强良种引进、高效种植、精深加工等技术支持,北塘草莓、火龙果、甜橘柚及千禧小番茄等“明星产品”广受欢迎,光是北塘草莓每公斤售价可达100元,年净利润达300万元以上。连续6年,这里的果蔬销售额以每年超10%的速度增长,去年更是突破了2300万元。

  园区有一家“鲜北塘”三鲜面旗舰店,门外排起长队,等待品尝这份当地独有的“舌尖上的鲜味”。“清江三鲜面远近闻名。这家面馆自从去年‘十一’开业以来,很多人专程跑过来吃!”傅春旺告诉记者,为了让清江三鲜面这张特色小吃“金名片”更“出圈”,他们邀请专业团队改良升级传统工艺,还研发“生醉清江牡蛎”等10余样特色菜品。据统计,开业至今,面馆累计吸引“老饕”超7万人次,销售额近500万元。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不远处的生态果饮吧则就地取材,利用园区生产的果蔬和金钱草,为消费者提供鲜甜果饮,受到游客欢迎。自去年5月正式运营以来,已累计吸引消费者超2.5万人次,年销售额达到150万元。

  “以前游客过来就摘摘水果、赏赏村景,转上半天就走了。如今有了面店、果饮吧和研学项目等多元业态,愿意住下来继续消费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傅春旺告诉记者,这一系列产业IP,让综合体2024年实现总销售额近3000万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710万元,带动150余名村民人均月增收3500元,辐射周边500余名农民就业。该村人均年收入从十几年前的1.5万元增加到2024年的6.7万元。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释放产业潜能,北塘村联动周边7个行政村,进一步探索“大北塘”片区组团发展模式。如今,泗塘村培育番茄种苗供应北塘果蔬专业合作社;“鲜北塘”三鲜面店每年所需的2万余斤牡蛎、虾等水产品均来自片区内养殖户;同时,在渡头村集聚原本分散在各片区的30余家三鲜面门店,形成“三鲜面一条街”,在打响片区美食特色品牌的同时,直接带动200余人就业。

  原有产业枝繁叶茂,原本依靠单个村无力承接的重点项目也在此落地生根。今年,集科技研发、种子和秧苗培育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孵化园落户片区,占地29亩,已吸引温州肇丰种苗有限公司、浙江正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两家种业龙头入驻,其中前者生产的花椰菜种苗占长三角地区35%市场份额,后者培育的石斛组培苗占国内30%市场份额。该孵化园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4.5亿元。片区还捕捉亲子游商机,串联各村特色资源,打造了“‘童’行花果部落、‘践’赏秋实丰成”和“蓝碳”海洋科普等两条研学路线,吸引周边学生沉浸式体验农耕生活。2024年共接待学生3万余人次,创造直接收入400万元。

  2024年,片区8个村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312万元。“我们将持续延伸产业链条,采取入股分红、服务分成等举措,带动周边农户稳定增收,培育形成片区长效共富机制。”清江镇党委书记张亚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