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论坛 A06 2025-09-061 2025年09月06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6版:论坛

诸暨:生态警务助力乡村治理

  诸暨市充分运用“生态、共富、共治”三大警务协同的工作理念,以五泄(马剑)生态警务联勤站为依托,保护乡村生态环境资源,并以“一站、一网、一码”为载体,构建“空地网”一体化全域防控体系,护航乡村生态经济、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施无人机生态巡航,构建“空”中监管智治网络。一是做优智巡“观测眼”。聚焦乡村生态治理领域,充分利用自巡式无人机所具备的影像传感模块、语音报备设备、警笛高空喊话以及数据传输等功能,运用信息研判、线索流转、指挥调度、空中警示等手段,让无人机化身为“空中哨兵”“空中天眼”“空中喇叭”,进而组织各方力量开展乡村全民共防、联勤执法等治理工作。二是做优智管“主场景”。通过马剑镇“民治民享”基层自治应用,打通无人机数据共享功能,接入生态警务数据源,从而快速全面掌握秸秆禁烧、泥石流、水灾、动植物生长等关键信息,服务于乡村发展与日常管理。三是做优智治“操作台”。打造生态联勤警务平台,运用“专群结合”手段,对平台、数据、线索进行有效集成,以此建立起快速、全面收集群众提供涉生态线索的渠道,并建立健全快速响应机制,致力于实现对各类案件的早发现、早控制。

  建设生态警务联勤站,筑牢“地”域安全智治屏障。一是搭建“一核多元”乡村生态治理体系。生态警务联勤站实行“1+X”运行模式(“1”为公安机关,“X”为联勤部门),实现数据流通、业务联通、部门互通、工作协同,打造基层生态治理支点,为日常警务工作、乡村旅游发展、村民组织活动等提供便利。二是构建“一站式”生态治理服务平台。生态警务联勤站设置法律咨询、证件办理、案件受理、矛盾调处、联勤指挥等功能区,从乡村治理、法治保障等维度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适时组织开展生态保护小讲堂,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救援演习,提升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三是构建“协同联动”生态警务合作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警务网络内各站点之间、与周边乡村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合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乡村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制定联合行动方案。搭建统一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实时信息共享、线索移交、案件协办等功能,打破信息孤岛。

  创新生态经济护航行动,提升“网”格多元智治效能。一是“三级联动”提升生态保护效率。构建“所领导+专业警种+社区民警”三层级力量体系,通过汇聚多方警力资源,形成强大的生态保护合力。积极推进“生态行刑共治中心”建设,实现预警预测、线索发现、情报研判、类案研究、行刑衔接、闭环处置以及协同治理等一站式管理,进一步提升乡村生态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二是“四巡一体”护卫乡村智慧旅游。设立由专职旅警带队的旅游中队,开展全天候步巡、车巡(自行车)、空巡、联巡的“四巡模式”,全方位覆盖乡村景区、旅游线路以及周边生态区域。创新推出“生态码”,游客扫码即可查询当地的实时天气、PM2.5、负氧离子含量等数据,同时具有一键报警功能。严查破坏生态资源、损害旅游品牌、危害投资环境等不当行为,切实保障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推动乡村“生态颜值”向“经济价值”跃变。三是“警企合力”优化乡村治理环境。建立“一企一警”服务工作机制,全面摸排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犯罪线索,重点针对区域范围内所建重点项目、意向投建项目,紧密结合“项目警官制”,对敲诈勒索、强买强卖等侵害企业的违法犯罪活动予以严厉打击,全力提升涉企服务水平,持续优化乡村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