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论坛 A06 2025-09-061 2025年09月06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6版:论坛

余杭:探索“抱团”发展机制促共富

  杭州市余杭区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谋划“禹上稻乡”项目,开展苕溪以北8个村“抱团”发展试点,使8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1360.86万元提高到3103.74万元,年均增长17.9%,农民人均收入从34786元增长至62131元,年均增长12.3%。

  组织化创新,释放发展新动能。一是策划活动,集思广益谋未来。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打造在草垛下进行“众人事情、众人商量”的“草垛议事”机制。利用余杭区在全国首创面向社会招聘农村职业经理人(乡村CEO)的机遇,余杭街道首创面向全国招聘“乡村造梦师”,构建“团队成员—乡村CEO助理—镇级乡村CEO—区级乡村CEO—乡村CEO导师”的成长体系。由乡村CEO和村委党员带头与专家集思广益参与“禹上稻乡”整体策划和规划,描绘“禹上稻乡”美好蓝图。二是环境整治,土地流转打基础。全村齐心进行土地流转和违法建筑拆除,为“禹上稻乡”发展打下环境基础。三是积极推进“抱团”共富共发展。成立8个村共富总公司——杭州禹上稻乡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推动8个村及28家企业共同设立“聚耀禹航”党建联建,通过强镇公司与强村公司融合发展的模式,对8个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统一招商和经营。强镇公司由8个强村公司平均占股12.5%,主要做“统一的营销和品牌推广、统一的管理和培训提升、统一的招才招商和业态引进、统一的流量互通和共享”;强村公司主要负责具体业务的执行和落地。

  项目化推动,创造发展新速度。一是“认养田”满足企业多元需求。2019年,永安村创新发布“认养田计划”,以10亩田为1个单元,定价8万元,面向社会招募稻田认养,认养企业可以享受大米、大米衍生品等多种产品和小型会议、精致团建等多项服务。当年累计认养稻田280亩,新增认养收入224万元。截至目前,认养企业达68家,认养稻田700多亩,认养收入500多万元。二是“认养地”实现家庭个性供给。2022年,永安村采用全托管和半托管模式启动“菜地”认养项目,项目一经推出,就引起广泛关注,先后有近100多户家庭成功认养,15平方米的菜地上,“认养者”可以云上体验从播种、育苗、生长、浇水到收获的全过程。三是“组合体”统筹各村优质资源。首创村级留用地自主开发模式,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发展。项目建成后,可为苕溪以北8个村带来每村1亿元资产及年均3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为8个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集中打造6800平方米的水稻产业中心——稻香综合体、4200平方米的稻米全产业链关键项目——“米多多之家”,以及3400平方米乡村运营培训集体——“稻上学堂”,由强镇公司统一经营,收益与8个村分成,推动共同富裕。

  数字化赋能,加快发展新融合。一是数字农业强基础。2019年与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与阿里云、谷绿网络签署数字农业战略框架协议,同年,数字农业1.0版正式上线,该应用包含了“智慧大屏”“智慧认养”“智慧短视频剪辑”等功能,通过这套智慧农业系统,消费者可实时查看农作物长势,认养企业也能在小程序里实时下单,全程可追溯,让消费者更放心、企业更省心。该系统让新技术在场景中验证、迭代、示范,推动永安稻香小镇农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促进农业结构优化。二是三产融合促效益。不断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塑造空间节点,开展丰富的特色区域活动。除“开春节”“开镰节”等重点特色活动外,“禹上稻乡”坚持做到月月有主题活动,周周有体验项目,进一步把“禹上稻乡”品牌做出特色、做出亮点。三是全民参与快发展。以盘活有限空间、优质资源共享的方式,积极鼓励本地村民和外来企业入驻稻香小镇,共同参与、助力“禹上稻乡”发展。先后引导支持村民开办了“永安青黛工作室”“稻香茶庄园”“梅忠明家庭农场”“稻香书画院”“网红面馆”等,累计招引和签约浙江大学精准育种研究院、浙江省中青旅、“谷绿农品”“新创原品”“狂客数字”“大农城”等30余家单位入驻永安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