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七色土 A06 2025-08-301 2025年08月30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6版:七色土

村口的长条石

  □岁月如歌 王凤仙\文

  村口的大樟树下,摆放着两块长长的条石。每块条石长约十来米,宽约一尺。条石下方由四个坚固的石墩支撑,条石表面光滑细腻,如同岁月精心打磨过一般,坐在上面既凉爽又舒适。关于条石的来历,无人知晓,但根据其光滑的表面和深沉的颜色,估计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夏日傍晚,村民们吃完晚饭,便会漫步到村口。那些健谈者,屁股刚一沾上条石,便开始闲聊,无所不谈。有人聊得兴起,猛地站起来,手指前方,仿佛事事与己相关,眉飞色舞;有人聊得激动,怒目圆睁,满脸通红,高昂的声音,回荡在宁静的夏夜中。条石对面是晒谷场,那里是孩子们的乐园。他们跳房子、跳绳、玩老鹰捉小鸡……尽情玩耍。

  记得儿时的夏日傍晚,母亲总是忙碌着收拾碗筷,洗刷餐具,打扫房间。而父亲放下筷子,抹抹嘴,拍拍屁股,趿着拖鞋,背着手,缓步走向条石。父亲不善言辞,总是默默地坐在条石上,眼神追随着健谈者的动作,时而点头,时而微笑,静静地听着。我和弟弟常常偷偷跟在父亲后面,到晒谷场玩耍。随着夜幕降临,月亮悄然升起,伙伴们也越来越多,我们在皎洁的月光下玩着各种游戏。玩累了,便挨着大人们坐下,听他们聊天。

  待到月上柳梢头,微风吹拂,带来丝丝凉意,条石上的人渐渐散去。“走吧,回家!”父亲站起身,我和弟弟也跟着站起,趿着拖鞋,伴着虫鸣声,一步步向家走去。

  第二天晚上,当月亮高悬,星光闪烁时,村民又三三两两地向条石处聚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条石不仅是一个休闲的场所,更是村里人情感交流的纽带,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

  自从参加工作,回家总是匆匆来去,村里的许多老房子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小洋房,村口的大樟树也不见了,条石更不知所踪,村道也变成了水泥路……直到十年前的一个暑假,我散步经过村口,忽然在东边一家墙壁前发现了那两块熟悉的条石。原来,我记忆中的条石还在,只是位置变了,但那份熟悉的感觉依旧未变。在村口,它依然默默地守望着这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