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论坛 A06 2025-08-021 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6版:论坛

武义助推中药材产业成为致富金“药”匙

  武义大力鼓励发展中药材产业,通过龙头带富、项目生富、平台帮富“三富”模式,辐射带动农民就业5万人,人均增收2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600余万元,先后被认定为“浙江省中药材产业示范性全产业链县”“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基地县”。“浙产名药产业发展大会”永久性落户武义。

  龙头带动,点燃共富引擎。一是高水平树立中医药行业标杆。以省级重点院士工作站为载体,领衔组建“一地二室二联盟三站五院七中心”,构建中医药领域标准创新联合体。二是多层次培育大健康产业集群。规划建设大健康产业园,形成以寿仙谷医药为龙头,万寿康生物、品高生物等企业为骨干协同发展产业集群,搭建以有机国药生产加工、中医药文化科普、康复养生等为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三是龙头带头探索联农带富机制。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中药材“共富工坊”,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无偿提供菌种、技术服务,同时有偿收购各类产品,解决山区农民缺乏技术、资金、销路等问题。

  项目生富,汇聚共富动能。一是集成政策兴产业。优化《武义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若干政策》,对新种植白芍、白术、浙贝母等面积5亩以上,给予1000-2000元/亩的补助;对单个农业主体一年内在农田内种植草本中药材10亩以上,并与粮食作物进行轮(套)作的,给予1000元/亩的补助。二是发挥资金撬动效应。依托“浙八味”道地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在基地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品牌提升等方面发力。近3年,该项目共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590万元,用于珍稀植物药研究试验中心及良种繁育和智能化栽培基地等项目建设。三是用足试点政策红利。开展道地药材全产业链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形成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寿仙谷为引领,3家中小型中药材加工企业增效发展,若干农户种药增收的“1+3+X”中药材产业增收模式。围绕灵芝、铁皮石斛2个核心品种,拓展黄精、三叶青等5个重点品种,探索试种重楼等若干个拓展品种,打造“2+5+Y”中药材品种结构,稳步实现产业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

  平台帮富,织牢共富纽带。一是产业大会促合作。通过举办“浙产名药”发展大会、“灵芝文化节”等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分享探讨“浙产名药”品牌建设以及产业共创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二是数智赋能助增产。积极搭建“武义县智慧农业云平台”数智系统,大力开展数字化车间、未来工厂试点建设,有效提高产业链协同联动效率。三是品牌打造托市场。选树“武七味”区域公用品牌,制定发布《“武七味”中药材公用品牌管理规范》《“武七味”中药材生产技术规程》,同时培育“寿仙谷”“品高”“万寿康”等一批企业自主品牌,实现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双品”驱动、“两翼”齐飞。全县共培育中医药产业集体证明商标2类(会员37家)、普通商标8类725件。

  省委农办秘书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