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七色土 A06 2025-07-261 2025年07月26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6版:七色土

陀螺转飞的童年

  □往事悠悠 项伟/文

  陀螺,俗称“打不死”,即越打越活,是谓“不死”。这种外表呈倒圆锥体,靠系在棍棒上的绳子不断抽打,以保持直立旋转、走动的小玩具,在那个物质匮乏、玩具稀缺的年代,给儿时的我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陀螺看似简单,制作却不易。得先找一根酒瓶大小的圆木,用锯子锯下一段,长约6-7厘米。然后用记号笔在圆木段的中间描上一圈,接着用斧头向内斜斫,将圆木中间以下的部分砍成标准的圆锥体,这一步很重要,如果锥体部分斫得不标准、不规整,陀螺的重心就会失调,旋转时,难以保持平衡。

  接着,就是给陀螺做“鞋”了。高速旋转时,陀螺顶端部分易磨损,所以需要给它镶嵌一颗钢珠——这样既耐磨耐用,又能减少陀螺旋转时的阻力。此环节相对简单,但需要耐心:先用凿子在锥顶掏出一个比钢珠略小的坑洞,将备好的钢珠敲进坑洞,使钢珠镶嵌在锥顶,切记钢珠要露一小半在外面。当然,找不到钢珠的话,就直接在锥顶正中敲上一枚铁钉或图钉,效果也不错。

  最后就是收尾。用木刨对陀螺的圆柱、圆锥等部位进行修正、抛光;细致一点的话,会在圆柱中间凿出一圈浅浅的“腰带坑”,方便固定缠绕在其上的陀螺绳。更讲究一些,会在圆柱顶端的平面上画一些花样:比如先在边缘的位置,用红笔画一大圈,在中间位置,画一小圈,最后,在小圈里绘一个实心的五角星,陀螺旋转时,五角星就像绽放的花朵,漂亮极了!

  陀螺做好后,剩下的就是尽情地抽打了。陀螺的玩法很多,我们小时候常玩的有二三种。第一种最直接,比的是持久:就是多人同时发动、抽打陀螺,使陀螺在地上平稳且持久地旋转、走动,先倒地者为输;第二种比的是“走速”:找一块平整的空地,画出起跑线和终点线。待一声令下,小伙伴们于起始线处,竞相发动陀螺,往终点处驱赶,先到者为胜。当然了,陀螺在中途先倒地“牺牲”者,也算输。

  还有一种玩法,最刺激、粗暴,我们称之为“陀螺角斗”:先准备一低开口且宽大的硬纸盒(类似迷你版的“擂台”),放在地上。离纸盒三四米处,画一条横线,当作起点。此游戏适合双人玩,双方在起点先后发动陀螺,将陀螺打入纸盒。此玩法颇为考验参赛者的抽打技巧,因为需要将高速转动的陀螺凌空抽提起来,使之平稳地落在纸盒里,还能保持旋转的状态,实属不易。紧接着,就是“尖峰”时刻:两个小陀螺在纸盒内有限的空间里旋转、游走、碰撞,你来我往,像是“斗士”在生死相搏,“狭路相逢勇者胜”。最终,先倒地者或被撞出纸盒者为输。

  时间像高速旋转的陀螺,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孩子,可能很少会去动手做一件心仪的玩具,也就很难体会那种简单的快乐。而在我心里,那些曾经心爱的陀螺,似乎从未远去,像是岁月深处依次盛开的花朵,温暖了生命,温柔了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