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能卖四五百万元
富阳小伙的“桃”金路
![]() |
![]() |
![]() |
![]() |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
走进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长兰村海洪生态果园,彷佛进入一个“桃的王国”。香桃、油桃、水蜜桃、黄桃……一个个色泽红润、饱满多汁的桃子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桃香。果园负责人徐海洪穿梭在桃树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位“90后”农创客,凭借着对农业的热爱,让桃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学成归乡
立志振兴桃产业
富阳种桃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然而,近年来新登镇桃产业虽小有名气,但多为散户种植,品质不一,价格低廉。1991年出生的徐海洪,毕业于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科班出身的他,也看到了家乡桃产业发展的瓶颈。
“家乡有这么好的种植条件,却没有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实在可惜。”带着这样的想法,2010年9月,徐海洪成立了杭州富阳海洪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在新登镇长兰村流转土地320亩,开始了他的种桃之路。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但徐海洪心里清楚,他要做的是不一样的农业——科技赋能的现代农业。
科技加持 提质增效闯新路
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徐海洪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011年10月,他便与杭州市农科院合作,开展以“产学研”于一体的果树良种苗木繁育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这一合作,开启了海洪生态果园科技赋能的新篇章。
2013年,在富阳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徐海洪建立了长期地力监测点,试验研究适宜富阳山地的水果培肥方式。同年,与中国桃体系杭州联络站合作,建立桃树抗流胶示范基地。
2014年,与富阳农业部门、杭州市农科院合作,建立新垦耕地旱粮培肥基地监测点。
……
一系列的科技合作和试验研究,让徐海洪的桃园发生了变化。他大力发展鲜桃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2013年,公司先后取得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食品证书。如今,海洪生态果园的鲜桃已获得多项荣誉:杭州市第一、二、三届桃评比金奖,浙江省水果展销会优质奖,2018年公司生产的白丽桃荣获“浙江省十佳桃”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优秀奖。
“通过与农科院的合作,我们不仅选育出了适应性强、口感更好的桃子新品种,还推广了一系列先进的种植技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徐海洪自豪地说,基地采用规范化的“三园配套”生产模式,将桃种基地分为母本园、优良品种示范生产园、良种育苗园,保证桃种品质优良。经过与省、市农科院长达10多年的紧密合作,海洪生态果园已筛选出20多个桃品种,每年能培育出10万株适应杭州地区气候的新品种桃苗,累计发展新桃园2000余亩,为杭州市桃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品种丰富 产销两旺促增收
走进海洪生态果园,仿佛进入了一个“桃的王国”。这里有香桃、油桃、水蜜桃、黄桃等50多个品种的鲜桃,采摘期从5月下旬一直可持续至9月初,贯穿整个夏天。
“我们通过使用有机肥来提高果实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这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徐海洪说。
为了提升桃子的品相,徐海洪每年都对桃子进行套袋,防止蚊虫叮咬和鸟类糟蹋,还安装了声波驱虫器。这种绿色种植方式,让桃子品质显著提升,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采购商上门。“目前我们基地可以采摘的有‘仓方早生’‘赤月’‘安农’等五六个水蜜桃品种,这段时间每天有1000多公斤的订单,要安排20多名工人进行采摘、包装、发货,品种不同价格也不同,最便宜的每公斤卖20元,贵的每公斤卖120元,效益不错。”徐海洪说。
为了拓宽销路,徐海洪采取“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方式。线上,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销售;线下,开展采摘游活动,让消费者亲身体验采摘的乐趣。“今年桃子挂果比较多,我们基地预计能产出15万公斤左右的精品果,今年预计能有四五百万元的产值。”徐海洪高兴地说。
农旅融合 多元发展谋新篇
如今的海洪生态果园,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种植基地,而是一个集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农业旅游综合体。春天,粉红色的桃花漫山遍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踏青;夏天,鲜桃成熟,沁人的桃香引得游客纷纷入园采摘,品尝美味的桃子;秋天,其他瓜果陆续成熟,让游客的味蕾得到满足;冬天,有冬桃、草莓、火龙果等,让游客在寒冷的季节也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春天,这里的桃花林特别‘出片’,漫山遍野的粉色配上蓝天白云,随手一拍都是‘大片’,我发到社交平台上,点赞量特别高。”喜欢摄影的王先生兴奋地说,“现在,趁着暑假带孩子来采摘,桃子既甜又多汁,体验感非常棒。”
在坚持农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徐海洪积极带动周边村民增收。目前,果园长期雇用周边村民10多人,采摘季临时用工达30多人,每年发放工资数十万元。同时,他还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种植水平、实现增收致富。
展望未来 坚定信心再出发
如今,桃产业已成为新登镇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目前该镇共有桃园9000多亩,年产值上亿元,不仅打响了“半山鲜桃”等桃品牌,还实现了从种桃、卖桃到赏花、卖景,再到喝桃酒、住桃院、看桃戏的桃产业链全面发展的华丽嬗变。
“现在市场对我们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走好桃产业发展这条路,我们更有信心了。”徐海洪表示,他打算继续与科研院所合作,进一步改良品种,提高鲜桃品质和产量;同时,加大对种植基地的提档升级,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不断打响新登的水果品牌。
从最初的320亩到如今的700多亩,从单一的鲜桃种植到多元的农旅融合发展,徐海洪用10多年的时间诠释了新时代“新农人”的责任与担当。如今,像徐海洪这样有知识、有技术、有情怀的“新农人”,正以科技为笔、青春作画,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高远 周诗楠 鄢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