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产业 A03 2025-03-151 2025年03月15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3版:产业

小土鸡“孵”出“共富经”

  浙江群大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在打包鸡蛋。

  □本报记者 张雅萌 文/摄

  青山绿水间,一群群羽色鲜亮、活力十足的土鸡,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掀起一场传统养殖业的变革浪潮。数据显示,2024年,我省蛋鸡存栏量达2215.13万羽,比上年增长6.04%;鸡蛋产量突破32.25万吨,比上年增长9.24%。从传统散养到现代化的智慧养殖,浙江“小土鸡”不仅飞上了餐桌,更飞向了共同富裕的广阔天地。

  土鸡变“金鸡”

  走进松阳县早上好锦鸡科技有限公司的松阳鸡繁育基地,黑白相间的鸡群在林间欢快跳跃。“松阳鸡血统纯正,肉质紧实,产蛋性能优,是真正的‘土宝贝’!”基地负责人余早生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从第一代选育开始,我们就请专家对鸡羽、脊椎等外观和血液进行检测,保证血统纯正。在养殖过程中,松阳鸡未受到其他鸡种杂交改良,具有重要遗传育种研究和开发价值。”

  2024年年底,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松阳鸡作为丽水市首个自主培育的鸡品种,成功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目前,松阳县已建立生态养殖基地,种鸡存栏6000余羽,年养殖规模达6万羽。当地将加大对松阳鸡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推动国家级保种场项目建设,让这一“土特产”“出圈”。

  除了松阳鸡,浙江的“鸡家族”可谓星光熠熠。在乐清市雁荡山区,雁荡麻鸡以其抗病性强、肉质鲜嫩的特点著称。当地通过“公司+科技+基地+农户(合作社)+流通”的五合一联盟模式,将养殖基地建到温州、台州、丽水、金华、衢州以及湖北、贵州等地,年养殖量1000多万羽,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亿元。一度濒临消失的萧山鸡,则在杭州东海养殖有限公司的保种攻关下重焕生机,商品代苗鸡年销量超1000万羽……这些“浙产名鸡”不仅承载着地方特色,更成为农民增收的“硬通货”。

  智养孵“金蛋”

  在位于海宁市的浙江群大畜牧养殖有限公司,30万羽蛋鸡住在“智能公寓”——自动喂料机精准投喂,环控系统实时调节温湿度,中央集蛋线将新鲜鸡蛋送往分拣车间,裂纹检测、紫外线灭菌、喷码包装一气呵成。

  “以前8万羽鸡要数十人管,现在1个人就能搞定!”公司总经理朱飞向记者介绍。这位“90后”“鸡司令”从小在自家的养鸡场和饲料厂长大,成长环境的耳濡目染,让他萌生了从事农业的想法。2017年硕士毕业后,朱飞开始接手父亲的事业,为企业带来了自动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新理念与新技术。在生产管理上,朱飞全力投入1700万元升级设备,使用自动处理分级一体机进行鸡蛋清洗、烘干、灭菌、称重分级、喷码标识和自动包装等,电脑终端集成各鸡舍鸡蛋数据,可直接有效呈现鸡群的养殖状况。

  科技赋能畜牧养殖的浪潮席卷全省,让养鸡不再是体力活,而是技术活。在明康汇浪川蛋鸡养殖产业基地里,记者看到集标准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智慧蛋鸡舍,先进程度让人赞叹不已。

  “目前,我们已建成6栋数字化智慧蛋鸡舍,建设规模60万羽蛋鸡,每栋鸡舍分上下8层鸡笼,整排鸡笼长度超过了100米。”基地负责人晏帅峰介绍,自动化的行车会在料槽内给鸡投喂饲料,养殖区域的10°斜坡可自动收集滚落的鸡蛋。此外,基地采用的自动化粪便采集系统可将鸡粪高温发酵处理后,成为有机肥。

  “有了各种智能设备的帮助,养殖更轻松。”晏帅峰说,眼下,该项目已为附近村民提供了70多个就业岗位,基地里90%以上的岗位由附近村民负责,鸡蛋上市以来,月销量最高突破10万盒。

  共享新“鸡”遇

  在桐庐县莪山畲族乡,畲洪禽业的“共富鸡苗”行动让200余户农户笑逐颜开。“2024年,我们向农户免费发放2000余羽黑鸡苗,并提供技术培训、疫病防治、成品回收等‘三包’服务,累计培训300余人次。”桐庐畲洪禽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建洪告诉记者,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现在想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帮助更多的人。“目前,公司设立的‘共富车间’已经吸纳附近村民7人,人均月收入超4000元。”

  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在一只只小鸡身上得到了生动体现。丽水市莲都区的绿园种禽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企业承租运营、农户参与饲养的协作模式,免费为农户提供养殖基地,统一销售种苗、饲料、药品等,肉鸡被养到出栏重量后,经过抗体检测、药物残留等工序,绿园禽业会根据全年定价进行统一收购。

  “目前市场价格5元多,我们依旧按照6.4元收购。很多农户从最开始的几百羽鸡到现在的2万到3万羽鸡,一年最多能赚20多万元。”该公司董事长应林翠说。

  政府与企业的联动更为产业链注入强劲动能。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2021年出台的《浙江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新建一批存栏50万羽以上蛋鸡场,到2025年,蛋禽存栏量达到3000万羽。除此之外,从2024年起,省级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支持畜禽产业集聚区建设,各地也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如德清县对新扩建项目给予50万到200万元一次性奖励;长兴县对规模牧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给予30%的补助,等等。

  在浙江,一只“共富鸡”的旅程,从种苗孵化到智慧养殖,从品牌打造到联农带农,串联起一条融合科技、生态与民生的共富产业链。在蛋鸡产业集聚区内,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53.1亿元,同比增加7.82%。这些鸡不仅孵出了“金蛋”,更孵出了乡村振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