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上长着“元宝菱”
□见习记者 张枥元
夏秋时节,嘉兴南湖的碧波之上,“隐藏”着一种独特的美味——“元宝菱”。皮色翠绿、状似元宝、口感喜人,无论是菜场超市的展台上,还是直播电商的镜头前,“元宝菱”都广受青睐。
“元宝菱”,即南湖菱,以皮薄肉嫩、汁多甜脆、清香可口、营养丰富,被誉为“菱中珍品”,更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嘉兴市种植南湖菱已超过600年历史,如今种植面积超1100亩,年产量959吨,建成标准化南湖菱生产示范基地3个,以秀洲区油车港和王江泾两个相邻镇为核心,成为这一传统农产品的主产地。
近日,记者走进王江泾镇古塘村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只见智能玻璃温室与菱角种植大棚交相辉映,展现出现代农业的科技魅力。“这里种植的是今年新认定的南湖早菱品种,早期产量高,通过大棚栽培,可以一直采收到10月份,为种植户带来更高的产量和收益。”嘉兴市农科院专家袁晔介绍,与传统南湖菱相比,南湖早菱蛋白质含量达2.42%,显著高于传统品种,且早熟性明显,生育期提早至少15天。
为了保护南湖菱种质资源,嘉兴市农科院研究出了南湖菱种质保存和提纯复壮技术,成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项发明对南湖菱资源的采集、鉴定以及留种方式方法进行了规范,为南湖菱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有效路径。“我们多开发实用技术,农民就能少烦心。”嘉兴市农科院正在秀洲区油车港镇推广应用该项技术。通过连续3年提纯的菱种,其菱果的长角率可低于5%。
作为南湖菱最大主产区、有“中国菱乡”之称的油车港镇,下足“绣花功”,发展菱产业,打造了南湖菱文化馆和3A级景区胜丰村菱珑湾,推进赏菱花、采菱角、作菱画等项目,建立“共富工坊”,打通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在促进农户增收致富的同时,充分展现嘉兴菱文化的魅力。
嘉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鼓励农户充分利用水域扩大南湖菱种植面积,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产销一条龙发展模式。2023年,全市南湖菱产业营收约1500万元。
今年7月,浙江工业大学发布了关于南湖菱壳中抗肿瘤有效成分的研究成果,为南湖菱的深加工和医药应用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有望进一步拓宽产业增值空间。
浑身是宝的南湖菱,正让“一曲菱歌敌万金”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