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2 2024-07-061 2024年07月06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2版:要闻

千年茶味蕴新韵

  □本报记者 张雅萌

  近日,在位于杭州西湖边的国家茶树种质资源圃内,记者看到了著名茶叶品种“龙井43”母树的身影。“这是西湖龙井的‘根’。1960年,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展大规模品种选育,保留下这株优秀的茶树单株,经多年培育,最终成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龙井43’。它具有发芽早、产量高等特性。”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产业协会会长商建农介绍,目前,以“龙井43”为代表的西湖龙井茶已位列全国十大名茶之首,2024年品牌价值达84.35亿元。

  浙江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和雄厚的茶产业基础,历来以产业链条完整、业态丰富领跑全国。数据显示,2023年,我省茶园总面积超310万亩,总产量达到20.2万吨,总产值达287.1亿元。

  今年是我省推动茶叶等十大历史经典产业创新发展的第十个年头。这项由“一片叶子”衍生开来的历史经典产业,正持续在之江大地上迸发出勃勃生机。

  “彩色茶种质体系的形成,有效扭转了夏秋茶低质低产的局面,可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宁波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工程师王开荣说,不久前,他所在的宁波彩色茶树种质创新团队研发出“曙雪”“采金雪”等粉色茶树新品种,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强茶产业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快省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分析挖掘功能性基因,推进新品种创制选育。目前,全省逐渐形成龙井茶产区、白化茶产区、早茶产区和其他特色茶产区等4个特色优势茶叶产区,呈现以名优茶为主导,红黑白黄茶多类茶共同发展的趋势。

  茶园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变。以新昌群星茶业有限公司的百鸟山茶园为例,这里有小气候一体机、智能远程虫情测报系统、日照时长检测仪器等智能设备,茶园管理人员只需通过数字大屏就能掌握茶园“动态”,实现一键管理。越来越多的茶叶生产主体,还借助无人机等设备,实现茶园病虫害统防统治,大幅降低农药用量,有效保障茶叶质量安全。

  茶饮品不断推陈出新。在今年的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柚子口味的红茶、方便快捷的新中式手冲茶,像咖啡一样可以拉花的奶茶等一系列新式茶饮火爆“出圈”,将传统茶饮“玩”出了新花样。

  习茶俗、论茶语、享茶事等文化传统也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一个又一个文化因子正不断助推茶产业乘势再起。如磐安县至今仍保留着“赶茶场”的民俗活动,祭茶神、叠罗汉、演社戏,这个曾以茶叶交易为目的的聚会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去年,该县玉山镇马塘村共接待前来体验的游客9万余人次;安吉县黄杜村依托白茶产业,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康养于一体的产业园,带动周边民宿等相关产业发展;松阳县打造国内首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的4A级景区——大木山茶园景区,推出8.3公里的休闲骑行道和茶园观光、品茶、采摘制茶等体验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茶文化,感受茶园生活……

  茶旅游、茶休闲、茶养生,眼下,我省各地正跨领域探索、多元化打造多种新业态,持续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浙”里好茶正展现更亮丽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