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艺术赋能乡村发展之路
![]() |
村民艺术展 |
![]() |
青山访客中心 |
![]() |
青山村入口 |
近日,2024年浙江省艺术乡建工作现场会在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举行,会上宣布了首批35个“浙江省艺术乡建特色村”和19个2024年艺术乡建典型案例。青山村入选首批“浙江省艺术乡建特色村”。
青山村位于余杭区西北部,三面环山,涧流飞瀑,境内多名胜古迹,文化积淀丰富。近年来,青山村通过党建引领艺术乡建工作,立足乡村传统文脉,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逐渐走出了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取材乡土
近年来,青山村以“微改造、精提升”为抓手,最大限度保留乡村聚落格局和传统风貌,提炼“夯土、大木作、竹编、竹构”等本地建筑工艺和民间艺术核心元素,融合现代设计,形成以美学教育、非遗手工艺研学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打造了“传统之上的未来”的艺术乡建品牌。
同时,青山村联合社会组织、文化力量、商业团队等,探索“生态+艺术+公益”的绿色发展模式,吸引了以融设计图书馆、西湖绸伞、1826摄影博物馆、青山自然学校、青山剧场等为代表的20余个艺术文化业态及工作室入驻,培育了近80名以文化志愿者、建筑师、摄影师、手工艺匠人等为核心的艺术乡建人才,形成以美学教育、非遗手工艺研学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引才入乡
青山村建立人才及工作室(项目)引进机制,围绕招商引资、引流导流、助力共富等维度,构建贡献度评价体系,分类分级给予租金补助、租房补贴等激励。实施艺术家驻村计划,将村内原幼儿园、龙坞水厂等空间改造成为青山青年社集群,为来到村内的艺术乡建人才提供共享办公、居住空间。
同时,以镇村文联建设为抓手,成立首期规模为200万元的未来乡村艺术乡建基金会——“善美青山”社区基金会,目前已举办艺术展览、非遗体验、摄影培训、戏曲文艺等群众性文艺活动近百场。
向“富”而行
青山村在村内核心区域建起艺启共富坊,采取众创共治的工坊运营方式,完善产学研销一体的手工艺共富产业链条,打造有实用课程、有实际产品、有增收实效的实体化共富工坊。
同时,青山村还引入职业经理人,搭建“自然好邻居”农村电商平台,整合文化文创产业资源,打造“烟火黄湖”“恋练青山”“青山市集”等地理性标志品牌。打造青山村未来乡村导视系统,开发周边文创产品12款,推出了以艺术体验和美学教育为内容的研学游、亲子游项目,着力打造乡村艺术旅居目的地。姚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