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赏温州米塑
缪士毅\文
新春佳节,在温州乡村,人们会在正堂上摆一张八仙桌,桌子上摆着千姿百态的温州米塑,给春节平添几分喜庆。
温州米塑,以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采取揉、捏、掐、刻、扮等手法,捏制成人物、花鸟、虫鱼、走兽等艺术品。据传,温州米塑早在宋朝就已出现,从最初的简单祭品,发展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经过千余载的传承,温州米塑工艺不断发展提升,融合了雕塑、戏剧、纸扎、剪纸、书法、绘画等艺术。如今,温州米塑与北方面塑并称为中国食品塑作工艺上的双绝,蜚声海内外。
温州米塑大多由村里心灵手巧的村民捏制,多用于寿庆、婚嫁、筵席、礼佛等场合,尤其是春节前后,老人贺寿、乡村舞龙、婚嫁迎娶、接福礼佛等最为集中,在喜庆之时,人们往往会捏制米塑,并将这些艺术品摆在自家正堂的桌子上让人观赏,以烘托喜庆热闹气氛。
印象中,我老家有几个村民捏制米塑特别好,我父亲就是其中一个。新春佳节,也是我父亲大显身手的时候。每当此时,他常刚从这户人家制作完米塑,又要赶到另一户人家去,忙个不停。记得父亲每次为人家捏制米塑,常常要忙到凌晨才回家,那时我们早已进入梦乡。不过,翌日当我们兄弟姐妹起床时,会发现父亲给我们的惊喜,那就是他亲自捏制的米塑,这些米塑不管是人物还是动物,都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让我们惊喜不已。最令我高兴的一次是父亲给我的“济公斗蟋蟀”,那惟妙惟肖的形象,真可谓匠心独运,妙趣横生,至今我都记忆深刻。
温州米塑,愿其继续扎根民间,绽放更加艳丽的艺术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