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2 2024-01-061 2024年01月06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2版:要闻

我省新增59个省级生态文化基地

  近日,省林业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生态文化协会联合发文,共同命名了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四岭村等59个生态文化基地。至此,我省生态文化基地增至515个。

  此次新增59个生态文化基地,包括40个行政村、3家企业(合作社)、14个自然保护地、林场、博物馆、景区以及2所学校。

  行政村通过合理利用森林、湿地资源,开展生态文化主题活动,将民间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起来。如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胜丰村,充分发挥千亩湖荡、湿地、非遗等资源禀赋,建设西千亩荡、菱文化馆、乡村驿站等一批凸显湿地特色、文化底蕴的乡村景致,成为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生态文明的先行典范。

  企业(合作社)以发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为主线,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推进生态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强化生态意识、培育文明理念,成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主要践行者。如浙江济佰川药业有限公司以灵芝全产业链发展、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为己任,通过收集、整理与灵芝相关的中医药书籍、传说,建设集科普与旅游相结合的东方灵芝文化馆,让公众感受中草药的魅力。

  自然保护地、林场、博物馆、景区以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有内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果的生态文化活动,大力弘扬森林生态文化。如衢州灵鹫山旅游度假区,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围绕运动休闲主题,通过举办全国森林运动会、国际汽车森林穿越大赛等各类体育运动赛事活动,推进生态文化与运动文化融合,培育大众绿色低碳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

  学校将生态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日常教学等工作结合起来,从生态课程、绿色课堂、低碳生活等多方面入手,引领师生“绿色生态”成长。如宁波市正始中学,把“绿色引领,和谐发展”作为学校办学理念,构建绿色生态课程体系,利用学校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积极培育优良生态文化。沈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