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论坛 A06 2020-08-011 2020年08月01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6版:论坛

强化领导 细化服务 确保成效

推动“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落地生根

“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中,柯桥区农业农村局专家在基地开展技术指导。(资料照片)
  □邱松定 

  今年以来,绍兴市柯桥区农业农村局按照省农业农村厅“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要求,聚焦农业农村工作目标和重要农产品供应,提高站位、紧盯重点、优化服务,全力攻坚今年“三农”工作硬任务,确保“两手硬、两战赢”。

  加强组织领导,下好活动开展“先手棋”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指导推动活动开展。建立领导领办机制,对群众反映的共性复杂问题,由领导认领包干、带头领办、一抓到底。建立领导联系制度、工作例会制度,交流活动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共性问题。

  二是组建精干队伍。以政治素质好、担当意识强、熟悉“三农”工作作为基本标准,坚持老中青结合,挑选有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党员干部近150人,组建22支服务队,每个服务队由1名分管领导牵头、1名中层干部任队长、5名懂技术懂政策的年轻干部组成,在全区范围内常态化联系90个村、55个农业企业及55个基地(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全面落实防疫和生产工作职责。

  三是落实监督考核。对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收集、整理、分办、督办、销号等全程闭环管理,通过现场解决、协调解决、转办解决逐一落实。实行年度考核机制,将“三联三送三落实”完成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绩效目标考核、党建考核和干部年度考核中去。

  聚焦助农惠农,推进服务模式多元化 

  一是开展“驻点服务”。坚持将服务延伸到农村基层一线,在疫情防控、农业生产等方面,落实资金,扎实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全力推进农业企业复工复产。为村集体、农业企业、农业基地送政策、送技术、送帮扶,对提出的问题做到随时关注、及时解答、跟踪回访,确保问题不积压、服务不欠账。截至目前,已累计上门服务村集体、企业、基地800多次,收集问题340多个,第一时间给予解决落实。

  二是开展“订单服务”。在走访过程中,根据村、企、基地、低收入农户的特点和政策需求,将农业产业扶持政策、农业生产技术规程等编印成册,将政策资料送到服务主体手中,并进行现场释疑解惑,确保服务对象听得懂、能操作、可落实。截至目前,累计印发《2020汇总政策百问》《柯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册》等政策宣传资料600多份。

  三是开展“云上服务”。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滞销、农村闲置资源激活难等问题,采用“节会展销+平台促销+农户直销”等模式,线上线下联合撬动乡村资源。开展“云上农事节会”系列活动,将现场采摘、包装、试吃等体验活动搬上网,线上对接浙江新闻、凤凰网、抖音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与阿里巴巴、蒲公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签订销售、授权经营、宣传推介等战略合作协议,获取流量、资源、运费补贴等支持,并搭建“乡愁网”等平台,推动农村闲置资源线上交易、农旅融合项目云上推介。

  坚持“三个导向”,确保服务精准出实效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全力抓好生产。紧盯年度目标不动摇、阶段性目标不放松,做到对标对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各项任务一步一步抓推进、一件一件抓销号。不误农时抓好粮食生产,优化农技农机服务,保障化肥、种子、农药供应,助推区内7家猪场及时增养补栏,已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生猪存栏全年目标。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全力补齐短板。针对粮食、生猪增产保供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建设;压实压紧粮食生产责任,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责任,强化督查服务,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功能区用于种粮;积极推广小麦免耕直播高效栽培技术、叠盘暗出苗技术等绿色高产生产技术,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产能;聚焦聚力猪场建设项目的快审批、快建设和快投产,加快推进扩建猪场项目,确保提前完成项目建设。

  三是坚持政策导向,全力推动发展。统筹整合各类涉农政策资金,出台《加快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积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两进两回”,推广柯桥“小农户增收十种模式”,积极吸引工商资本投入“三农”建设,引入社会资本约1.4亿元,成功激活乡村闲置资源2.6万平方米。做好“梅兰竹菊茶”的柯桥特色文章,推进柯桥南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柯桥海丰菊花公园等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加强“平水日铸”“柯农优品”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高水平发展。

  作者系绍兴市柯桥区农业农村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