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贝类养殖蓝碳计量基准地在舟山揭牌
司法蓝碳交易已为养殖户带来近20万元收益
近日,全国首个贻贝养殖蓝碳计量基准基地——嵊泗县枸杞乡贻贝养殖蓝碳计量基准地在浙江海洋大学揭牌。该基准地的建立,填补了国内贝类养殖蓝碳计量参考地的空白,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
对于贝类养殖是不是蓝碳,国际上曾争议较大。以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教授领衔的团队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600多天的科学研究。采用同位素标记技术,首次清晰追踪到贻贝摄食后藻源碳的沉积与转化路径,对贝类养殖促进沉积物惰性有机碳累积提出了关键性证据,并初步测量出,嵊泗贻贝一年可产生惰性有机碳1900余吨。
基于研究发现,6月,舟山市首单“海洋公益诉讼+嵊泗贻贝蓝碳”交易在浙江海洋大学成功进行,嵊泗县检察院以5万元“买下”嵊泗厚壳贻贝养殖惰性有机碳汇量500吨,这也是嵊泗贻贝碳汇资源首次实现市场化变现。
截至目前,司法蓝碳交易已为嵊泗481户贻贝养殖户带去了近20万元的收益。
黄燕玲 林上军 沈家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