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芯新相融”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宁波市鄞州区立足种业产业优势,深入实施种业强区战略,落实科技支撑、龙头带动、产业集聚等一系列举措,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持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芯”动能。全区两家种企进入全国行业领域前10强,拥有马荣荣、薄永明等知名研发团队。
内聚外拓双向发力,优化种业发展新格局。一是优化产业总体布局。以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到象山港大桥为发展轴线,将全区种业产业布局为蔬果粮食种业集聚区、林特种业集聚区和滨海水产养殖种业集聚区,形成“一轴三区”总体框架,重点发展水稻、瓜菜、畜禽、水产、林特花卉五大优势产业,全域打造国内领先的现代种业功能区。二是强化政策要素保障。对资金、用地等要素进行系统谋划,全力支持种业发展。出台《关于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着力打造种业强区的实施意见》,为15家相关企业解决项目建设用地820余亩,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形式支持现代种业发展。三是壮大种业“地瓜经济”。支持区内龙头种业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种业市场。
创新传承双管齐下,提升科技赋能新水平。一是提高数智化研发实力。推动种业发展与现代数字科技深度融合,建设宁波种业研创示范园、微萌数字工厂、宁波种业公司智慧总部等数字化项目,鄞州区国家数字种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水稻)入选首批国家数字种业创新应用基地,微萌数字种业重点实验室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二是激发新品种创新活力。充分利用浙江大学、宁波市农业研究院等本土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专业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宁波种业杂交水稻7个组合先后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籼粳杂交超级稻品种,“甬优1540”成为我国首个籼粳杂交水稻主导品种;微萌种业自主选育西瓜、甜瓜等17类作物新品种,实现周年供应和进口替代。三是挖掘老品种价值潜力。加强收集优秀种质资源,开展老品种种质资源保护,推进复育保种工作,挖掘“鄞州雪菜”“北沙牛”“鄞红葡萄”“姜山草籽种”“小白西瓜”等地方优势种质资源品牌潜能,加快蔬果、花卉等领域种质资源开发培育和就地转化。
“建圈强链”双轮驱动,探索产业融合新路子。一是打造产业共同体。围绕构建种业产业生态圈,充分调动政府部门、市场主体、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立全省首个县级种业协会,汇集粮油、蔬果、畜牧、渔业、林特、营销服务六大领域的农业主体36家,培育引进种业领域人才,打通种业领域上下游交流渠道,促进产学研资源共享。二是建强种业产业链。打通“种业-农业-加工-销售”产业链条,打造集瓜菜种业研创、水稻种业研创和研创文旅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种业产业融合科技园区,建成我省首个以水稻、果蔬为主的种业公园,落成现代种业百亩总部集聚区、千亩繁育基地、万亩制种基地。三是构建共富“同心圆”。建立“种企+制繁基地+农业家庭”合作共富机制,开展优质品种试验示范,实现每亩增收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