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引领助力缩小“三大差距”
□余啸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在新征程上,农业龙头企业应主动担当、对标对表、感恩奋进,在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共同富裕上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以新安集团为例,就农业龙头企业如何以党建引领助力缩小“三大差距”,在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精准发力,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履行社会责任等举措,构建“企业+农户+产业链”的共赢共富模式,为加快缩小“三大差距”贡献更多农企力量。
党建引领:筑牢企业与农村发展根基
以“红色保障”推动“绿色化学”发展,通过党建和集团业务深度融合,将党建优势转化为集团服务农业、助农增收的实际行动。
组织联动,赋能乡村治理。推行“村企共建”模式,集团与属地村镇党组织结对,通过党建联席会议协调资源,帮助农村改善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例如,在建德,新安集团投资升级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带动周边10余个村庄环境整治。实施“领头雁”工程,选派党员骨干驻村指导,帮助农户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2000人次。
就业帮扶,拓宽增收渠道。通过“党组织+生产基地+农户”模式,新安集团在宁夏、甘肃等地的生产基地优先吸纳当地农民就业,近3年已累计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超1500个,人均年增收超4万元。设立“党员示范岗”,结对帮扶困难农户,通过“以工代训”提升其就业能力,如集团下属企业云南乡乡丰营销团队中30%员工为当地脱贫户子女。
多元扶持,助力乡村振兴。捐资2000万元在云贵地区建设“安心卫生室”,惠及20万偏远山区农民;设立420万元教育基金,资助浙江建德和四川等地贫困学子;创新“定向培养贫困生”机制,与云南金平合作培养82名技校学生,毕业后优先录用至集团生产基地,促进低收入家庭增收。
产业带动:全链条服务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技术赋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集团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适合小农户的轻简化农药制剂,降低农户使用成本20%以上。通过控股合肥星宇、参股颖泰生物,整合197个原药登记证资源,为农户提供“除草-杀虫-杀菌”全套餐解决方案,减少用药成本30%。打造“新安除草专家”数字平台,通过抖音、小程序提供免费植保技术指导,覆盖全国500万农户,帮助解决病虫草害难题。
订单农业,保障农民收益稳定。在黑龙江、四川等粮食主产区,集团与当地合作社签订“保底价+市场溢价”收购协议,带动2万余户农户种植相关作物,亩均收益提高15%。
绿色农业,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推广“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在浙江茶园试点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帮助农户通过绿色认证提升产品溢价50%左右。同时,投资20亿元建设智能园区,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处理农药废弃物,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守护绿水青山。
汇聚合力:书写新征程上“新答卷”
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中的示范作用,积极响应“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号召,参与和兴办社会慈善事业,自觉担负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真正做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
党建联建,凝聚价值共识。党建强则企业强,党建兴则企业兴。对于农业企业而言,党建工作是根基,是动力,是源泉。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发展民营企业、实现共同富裕中的聚势赋能作用,全方位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准确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丰富内涵,不断增强农业企业对共同富裕的价值认同,引导形成与共同富裕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要完善党建联建机制,通过企业与商会、镇街、村社等多方联合,全力打造党建联盟“聚合体”,切实发挥党建联企促共富作用,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加强宣传,树立鲜明导向。充分挖掘和大力宣传助力共同富裕的“农企样本”,讲好实现共同富裕的“农企故事”,进而形成农业企业竞相参与共同富裕建设的生动局面。
整合资源,强化责任担当。农业企业要将各方资源和优势力量充分整合起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充分激发自身“守责”动力,进而转化为以责任促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助力共同富裕。
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农业企业要始终姓“农”,在缩小“三大差距”新征程上,牢牢坚守“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富而思善”的初心使命,用足用活各项政策,通过党建铸魂、产业筑基、科技赋能、责任反哺的四维模式,奏响企业发展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大合唱”,书写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农企担当“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