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种粮农户如何选品种
□本报记者 李松
当前,我省按下春耕备耕“快进键”,奋力夺取粮食生产“开门红”。粮食要丰收,选种很重要。那么,种粮大户青睐什么样的水稻品种?如何让农户放心买种、买到放心种?
近日,在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青马村新青马农场,记者看到种粮大户唐海峰正在田间检查水稻秧苗生长情况。“我们的育苗进度差不多已完成七成,虽然前几天气温较低,但对水稻秧苗长势影响不大,预计4月10日左右就可以插秧了。”唐海峰告诉记者,今年他计划种植早稻3000亩左右,主要品种有“中组53”“甬籼15”。他说,选种首先看产量高不高,这是直接关系到种粮收益的关键因素;其次看性状好不好,尤其是抗病性能;最后看茬口,由于种植面积比较大,为与后续晚稻生产顺利衔接,他更倾向于选择早熟品种。
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同样是种粮农户重点考虑的。“平阳县靠海,受台风影响大,所以当地种粮农户除了考虑高产因素以外,对水稻品种的抗倒伏性也比较看重。”平阳县农业农村局植物保护和种子种苗管理站站长雷恒告诉记者,今年平阳县早稻种植面积预计有6万余亩,其中“中组100”“浙1831”等品种占比较大。今年,该县共储备早稻种子11万公斤,能满足早稻种植需要。
“有好‘芯片’才能有好收成。目前来看,全省种植面积比较大的早稻品种有‘中早39’‘中组100’‘中组143’‘中组18’等,这些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力好、稳产性能强等特点,适宜在我省早稻主产区种植。”省种子管理总站专家吴早贵告诉记者,浙江是全国最早设立水稻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的省份,也是最早开展优质稻品种选育的省份之一。近3年,全省早稻高产品种应用面积占比超九成。
如何让好品种顺利到达农户手中,让农户放心买种、买到放心种?我省今年推出了一项“妙招”——启动“浙农码”和种子标签二维码融合试点工作,农户购种后,只需扫一扫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种子的生产、销售等信息,实现全过程溯源,安全又放心。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主推的水稻品种“中组53”自2024年被列入省水稻主导品种以来,销量扶摇直上,今年已卖出近100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二成多。“我们的品种不仅在浙江中南部早稻产区卖得好,在湖南、广西等地也很受欢迎。”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有了“浙农码”加持,再也不用担心市场上仿冒种子对公司声誉的影响了。目前,省内7家主要供种企业在开展这项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