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2 2025-02-081 2025年02月08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2版:要闻

新的一年,浙江何以守好“米袋子”充盈“菜篮子”

  □本报记者 李军

  “米袋子”“菜篮子”,都“装”着大民生。

  上月,省统计局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4年,我省粮食产量650.2万吨,比上年增长1.8%,实现“九连增”;水果产量745.1万吨,增长1.6%;猪牛羊禽肉类产量122.8万吨,增长2.9%;水产品产量705.2万吨,增长4.7%。这一组数据充分表明,去年我省农业生产基本盘稳固有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颇有亮点。

  今年是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的“改革突破年”。一如既往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既是夯实改革之基的现实需要,亦是赢得创新突破的务实举措。而且,确保粮食生产“十连丰”,已被列为今年新时代浙江“三农”工作“369”行动中的重点任务之一。

  我省人多地少,粮食产量已站上高位,越往上走,增产的难度越大。今年,要继续守好“米袋子”、充盈“菜篮子”任务艰巨。那么,以何为抓手?支撑来自哪?

  要健全现代化粮食生产体系。构建现代化粮食生产体系,不仅是粮食生产技术上的革新,更是从育种、种植到收割、加工整个产业链的全面升级。要继续深入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大力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力机具,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持续实施粮油规模种植补贴、订单良种奖励、大户贷款贴息等常态化扶持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地方抓粮积极性。要统筹做好防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治,大力实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确保丰产丰收。同时,要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扎实推进大豆、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整建制县建设。

  要健全多元化食物保障体系。坚持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客观要求。要持续优化完善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因地制宜加快蛋鸡、麻鸭、优质肉鸡发展,多品种全产业链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保障“肉蛋奶”供应。要大力推动以品质提升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发展,启动溪流性鱼类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要优化蔬菜区域布局、品种结构和生产模式,因地制宜推进设施蔬菜、山地蔬菜、水生蔬菜发展。从今年看长远,健全多元化食物保障体系,不仅要稳住量,更要提升质。站在新起点,要坚持保数量、保多样性和保质量并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要健全一体化农田建管体系。耕地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根本。要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投入结构和建设内容,全面落实管护责任、管护主体和管护资金。要深入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百千”工程,协同推进“多田套合”农用地布局优化,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储备区认定入库工作。要承接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工作,制定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实施细则,健全抛荒耕地动态监测机制,落实激励约束政策,坚决防止新增耕地抛荒,为粮食增产和重要农产品保供夯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