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家村的强村“三招”
日前,笔者走进常山县辉埠工业园区童家村,3栋黄色外立面的标准厂房格外醒目,施工人员正忙着安装设备。童家村党支部书记谢美珍说,厂房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全部出租给浙江柚香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柚香谷”),每年租金180万元,这片闲置了17年的土地终于产生效益。
童家村位于辉埠工业园区西北部,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土地征用、就近就业让村民享受到园区发展带来的红利,但村集体经济一直不见起色。2017年,谢美珍接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集体账面负债30万元。“捧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当过十多年企业业务主管的谢美珍发挥善于沟通和思考问题的特长,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基础上,与村“两委”干部达成共识:童家村必须解决凝聚人心和盘活资源两大问题,让村集体经济账面尽快由负转正。
第一招:建起一栋楼
2020年,谢美珍亮出第一招,看中了村中间一个杂草丛生的小山坡。
“真的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当时谁也没看好这块资源,我提出要把山坡推平,造一栋综合楼,还遭到村民一片反对声。”谢美珍回忆,为了争取土地指标、确定设计方案、筹措建设资金,她多次找相关部门和园区协调沟通。在各方努力下,2022年,共6层的综合楼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楼为党群服务中心,3楼至6楼从2023年起以每年45.8万元的价格整体出租给一家酒店。目前,2楼也已与一家企业签订了出租协议。
盘活一个小山坡,建起一栋综合楼,让童家村集体经济账面十多年来首次出现赢利,这让全村人刮目相看。
第二招:管好一只鸡
2022年,谢美珍亮出第二招:管好一只鸡。
鸡鸭散养自给自足是村民的生活习惯,由此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村庄环境脏乱差不说,还引发不少邻里纠纷。谢美珍想到了紫竹山上废弃了七八年的2栋羊圈,设想劝导村民自愿放弃散养鸡鸭,改为由村集体办养鸡场集中饲养,并签订协议,同意的家庭每年每人可领取2只1.25公斤以上的鸡,剩下的鸡和蛋则面向市场销售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并取了一个好听的鸡名:童紫鸡。
方案一出,响应者甚众。2023年,全村1136人中有650人签字同意,2024年增加到816人,2025年有望突破千人。
村民陈志良家里有3口人,一年能领6只鸡,其中4只留着春节领。“家里不养鸡,少操心,家门口也清爽多了。”陈志良说,鸡场的鸡是放养,喂的都是玉米和青菜,和家养没两样。
“管好一只鸡,解决了村庄脏乱差问题,邻里矛盾也少了,让大家看到了村干部为村集体发展出谋划策的积极性,干群关系变得和谐,人心也就凝聚起来了。”主管鸡场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徐启东介绍,2024年,仅此一项村集体增收33万元。
第三招:盘活一片地
人心思齐、发展思变。童家村推出第三招: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入手盘活资源。
2007年,村集体抓住园区开发建设的机遇,买下28亩土地。十多年来,除建了一栋钢结构厂房低价出租外,其余土地租给村民种金橘,现已近荒废。
“在寸土寸金的工业园区,优质资源低效使用是最大的浪费。”村“两委”干部形成了共识。经过沟通协商,28亩土地顺利腾空收回。
“吸取教训,这次一定要引进一家好企业,给村集体养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谢美珍带着村干部四处奔走。最终在辉埠镇政府的协助下,与“柚香谷”达成了合作协议。按照“柚香谷”的设计方案,由童家村负责建设标准厂房,“柚香谷”入驻技术研发、前端原料生产和冷库等部分产业链项目。
“项目落地后,我们计划在厂房屋顶安装光伏板,每年至少有100万元收入,这样一算,2025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万元没问题,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谢美珍感慨道。
从2017年的负债30万元到2024年的收入124万元,7年间,童家村集体经济不断增长,村民是最大受益者。60岁以上村民的医疗保险费由村集体承担;80岁以上的村民一日两餐可免费到村幸福食堂就餐;对考上大学的孩子发放不同数额的奖学金……
“医保每年590元,村里帮我交,我不用管。”72岁的村民徐和尚说,钱虽不多,但这是村集体发展后享受的一份福利。
中午11时,陆续有老人来到幸福食堂就餐。据了解,童家村80岁以上的老人有45位,春节后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村干部将送餐上门。
汪晨云 葛锦熙 樊寒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