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庭食语
□乡村美食 吕永江/文
金庭镇位于嵊州市东部。“越中山水奇丽,剡为最;剡中山水奇丽,金庭洞天为最。”这是唐代文学家裴通对金庭的美誉。
金庭人对身边的事物有许多独特的理解,对能解决温饱、提供营养和满足口福的谷物果蔬,尤其高看一眼,多爱几分,创造了许多别出心裁的金庭食语,或文雅,或诙谐,或朴素。
桃形李是金庭人培育出来的独有李子,果形大如桃,味道赛过桃,所以命名为“桃形李”,当地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值超2.5亿元,是名副其实的“致富果”。神奇的桃形李又特别钟情金庭大地,其他地方种植的桃形李就没有金庭的果子味。桃形李成了金庭一个响亮的代名词,也是极具辨识度的“嵊州一绝”。
在金庭,有一些很亲切的果蔬称谓。初春,金庭的田野上长满了娇嫩的荠菜,金庭人的饭桌上就多了碗荠菜小炒或荠菜炒麻糍,来自大地的早春清香扑鼻而来,“地菜”之名就应运而生。把大南瓜蒸熟来吃时,相信你多吃几块就不用吃饭了,这不就是“饭瓜”吗?小时候,我们常常把长豇豆切短放在碗里蒸,就是一碗时鲜菜,都习惯叫它“菜豆”。当芝麻被引入金庭种植时,人们发现细小的芝麻出油又多又香,高兴得不得了,觉得该叫它“油麻”才好。用糯米粉、红糖、炒油麻做的油麻精团,至今仍是金庭人的待客佳品。
许多果蔬天生具有特殊的形态,金庭人就很自然地据此来命名。如豌豆豆荚,宛如一条条成蚕,就叫它“蚕豆”。而别处叫蚕豆的一粒粒成熟豆子像极了罗汉菩萨的大耳朵,便叫“罗汉豆”。当看到人家称为“菜豆”或“四季豆”的嫩绿豆荚,金庭人就觉得很像片片合在一起的小瓦片,于是“绿瓦豆”的名字就叫开了。成熟的石榴像腹大口小的盎器,而里面是红光闪亮的石榴籽,便叫它“金盎”,你说“石榴”和“金盎”哪个更文雅?柿子熟了,就像挂在树上的一个个红灯笼,于是,朴素的“柿红”叫法就来了。
在金庭,还有许多根据植物生长状态或来源地不同的一些叫法。如茶叶远看像蓬草,最初也被当作草药来解百毒,人们就叫它“茶草”。看到猕猴桃果子都是沿着长藤而生,又像小梨头,便以“藤梨”相称。因马铃薯是从国外引入,果实像芋艿一样长在地下,便称它为“洋芋艿”,还有洋葱、洋生姜等洋系列的名称。许多植物天生有魔力,金庭人也富有想象力,赋予它们一些大名,如丝瓜叫天罗、玉米叫六谷等。
也许是金庭人早早认为植物果实和各种禽蛋具有超乎寻常的力量,能实现繁育生长,所以均将它们以“子”相称。如植物里的谷子、麦子、豆子、瓜子、榧子、杏子等;在禽蛋里,无论是家禽还是野禽一视同仁,如鸡蛋叫鸡子,鸭蛋叫鸭子,鹅蛋叫鹅子,野鸭蛋叫野鸭子,各种鸟蛋就叫鸟子。
“吃”,在金庭的语境里都叫“嚼”,如嚼饭、嚼菜、嚼水果、嚼糕点等。在悠长的岁月里,金庭人喜欢细嚼慢咽,品味食材,阅读时光,潇洒生活。一段段光阴,一种种食物,在金庭人的嘴里,嚼出了味道,嚼出了健康,嚼出了智慧,也嚼出了情感和美好。于是,一个个别具一格的金庭食语,在这方神奇的大地上诞生了,自然天成,口耳相传,延续了下来,成为独特的金庭符号、不朽的金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