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 术
![]() |
![]() |
![]() |
◆ 水稻叠盘出苗育秧技术 ◆
该技术是根据水稻规模化生产及社会化服务需求,经模式、装备和技术创新形成的一种“1+N”两段育供秧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可提早出苗2到4天,提高成秧率15%-20%,降低育秧成本12%,具有秧苗素质好、机插伤秧伤根率和漏秧率低、插后返青快和促进早发等优点,平均增产37.11公斤/亩。该技术通过工厂化暗室叠盘、控温控湿出苗,有效解决了育秧出苗差、不整齐、烂种烂秧等问题。种子出苗后分散育秧,便于运秧和管理,方便机插作业,降低运输成本。该技术入选201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2019年以来连续5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获得2020年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技术进步一等奖。近几年在我国南方稻区年推广应用超1000万亩,2023年我省推广应用242.69万亩。
◆ 红美人杂柑高品质栽培技术 ◆
该技术主要通过搭建设施大棚进行完熟栽培,生长发育期可控制黑点病、风伤对果实的影响,成熟期可控制水分,从而避免产前落果,同时配套枝梢管理、温湿度调控、花果管理以及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使红美人上市期延迟到元旦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13%、总酸含量降至0.8%以下,精品果比例超80%。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象山红美人产区亩均产值达5万元以上,精品果园亩均产值超10万元。目前已在宁波、台州、衢州等柑橘主产区示范推广,全面提升了浙江红美人杂柑的栽培水平。
◆ 名优茶标准化自动化加工技术 ◆
该技术根据名优绿茶、红茶的标准化加工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在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作用下,从鲜叶原料到成品茶实现全程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加工。该技术制定了《扁形绿茶加工技术规范》等7项名优茶加工与审评省级地方标准,经浙江省茶叶学会组织专家论证,标准创新达国际先进水平,获2020年度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该技术研发与推广名优绿茶、红茶生产线452条,获授权专利5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相关生产线可节省加工成本40%以上,较单机工效平均提高13倍,干茶规格更加标准,产品质量更加稳定。2023年全省名优茶生产茶园达311.7万亩,产量11.0万吨,产值257.5亿元,分别占全省茶叶总产量和总产值的54.5%和89.7%,名优茶产值比重居全国之首,机制率达99.1%,浙江名优茶全面实现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加工。
◆ 规模猪场数字化集成技术 ◆
该技术围绕生猪养殖的全过程全环节,应用信息技术,集成视频监控、智能饲喂、智能环控、智能生物安全防控等设施装备,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形成综合技术体系和模式。该技术显著提升猪场生产效率和产品安全水平,减少成本投入,每万头生猪养殖用工人数减少至3人,PSY提升30%以上,用水量节省60%以上,实现猪肉全程可追溯。该技术制定了《浙江省万头以上规模猪场数字化建设指南(暂行)》等多项技术规范,构建浙江畜牧产业大脑,组建全国第一个规模猪场数字化模拟金猪智能厅参观示范点,制定的《浙江华腾智能耳标》获首届世界物联网大会项目奖,并入选2022年中国智能畜牧业发展报告。目前,该技术已在全省150多家万头以上规模场推广使用,2023年被列入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浙江畜牧产业大脑于2021年荣获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
◆ 生猪低蛋白低豆粕日粮应用技术 ◆
该技术依据不同生理阶段的生猪营养需要量以及豆粕替代原料的营养特性,用黄酒糟等杂粮杂粕代替豆粕,配制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并采用精细加工和精准饲喂技术,提高日粮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转化效率,降低豆粕使用量和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饲料成本、减少氮排放。截止2023年底,我省353家生猪养殖企业应用了该技术,在不影响生猪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前提下,日粮蛋白含量下降1%-3%,豆粕平均使用量从2020年的16%-20%下降到2023年的12%-14%,2023年豆粕使用量减少10万吨以上,缓解了畜禽养殖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 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养殖技术 ◆
该技术以人工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饲喂加州鲈、海水蟹、大黄鱼等我省主要养殖品种,既满足养殖动物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稳定产量,又不影响口感品质,同时降低幼杂鱼等海洋捕捞物在养殖中的直接使用量,减少对海洋捕捞资源损耗,降低病害发生和水体污染概率。目前我省加州鲈、大黄鱼已实现全程配合饲料养殖,海水蟹特别是青蟹配合饲料在禁渔期已普遍使用。2023年,我省辐射推广配合饲料应用池塘养殖面积47.4万亩,海水小网箱12.9万只,全省累计替代幼杂鱼投喂量约105万吨。自2020年以来累计减少幼杂鱼使用量167.7万吨,累计减少氮排放15.9万吨、磷排放2.22万吨。相关成果获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推广合作奖、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中国水产学会第四届范蠡奖二等奖,2018年度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丰收奖二等奖、中国渔业协会“绿色发展突出贡献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