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2 2024-07-201 2024年07月20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2版:要闻

百斤虾千斤粮万元钱

这块田缘何变成“聚宝盆”

  □本报记者 沈璐兰 

  围网、捕获、分拣,见到嘉善县陶庄镇翔胜村种养大户顾小华时,他刚与工人们一起在稻田里捕完虾。篓内的沼虾活蹦乱跳,个头大的至少有人的一只手那么长,虾的身体呈淡青蓝色,间有棕黄色斑纹。“目前,田里还有约1万公斤沼虾,这几天将陆续起捕,留一些个头大的,参加镇上的虾蟹节。”顾小华说,“我这几天主要忙着清理稻虾塘,等天气凉快一点,抓紧把水稻种子播下去。”

  2022年,原本在嘉善县西塘镇经营农资店的顾小华在翔胜村承包了635亩农田,办起了盛顺农场,如今盛顺农场已是小有名气的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基地主要分为大规格苗种培养区、稻虾综合种养区以及水处理区等,去年收成不错。今年我购买了2800余万尾‘南太湖3号’罗氏沼虾苗,1月初放下第一批虾苗,放苗时间比去年提前20多天。这样既能让成虾提早上市卖个好价钱,又不误水稻种植。”顾小华沿着田埂边走边说。

  虾苗放下后,顾小华通过设施加温,将大棚温度保持在28—30摄氏度之间,虾苗成活率很高。在“新家”待到4月,这些沼虾就被放到稻田内养殖。在顾小华的精心照料下,第一批罗氏沼虾早在5月20日就开始销售,售价高达每公斤90—92元。“现在价格比之前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每公斤58元左右。”顾小华告诉记者,他在稻田养殖的罗氏沼虾平均亩产量为175公斤,按市场价算,仅养虾收入,每亩田就超过1万元。去年水稻平均亩产为473公斤。

  值得一提的是,顾小华承包的农田是当地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后重新整合的。“这些农田流转到村里,村里要向原承包户支付每年每亩700元流转费,加上整治后的田块地势低、易积水,为排涝,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翔胜村党支部副书记张磊告诉记者,“好在镇里帮忙招引了几户种粮大户,为村里增加了租金收入,村集体还出资200万元入股盛顺农场,每年可获得10%的分红。”

  复垦地如何获得高收益?陶庄镇副镇长王刚告诉记者,今年镇里提前谋划,帮助顾小华制订了种养计划,并积极对接有关部门、企业,保障罗氏沼虾苗供应。不仅如此,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从一开始帮助设计和规划虾塘,到日后上门指导,使顾小华的稻虾种养模式不断完善。“有镇里帮忙、专家指导,我很安心,遇到问题他们会及时跟进。”顾小华表示。

  一块农田、两份收入。“我已购买了两批雄虾苗,暂时养在苗池里,目前已长到两厘米左右。7月11日,已直播了300亩水稻种子,等稻种出苗后,我要再养一季虾,计划养殖100多亩。”顾小华说。

  “单季稻加两季罗氏沼虾的综合种养模式,不仅能在原来单一产业基础上实现增产增收,而且可降低生产成本。”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郭建林介绍,罗氏沼虾能帮忙消灭田间害虫,对水质要求高,农户在种植水稻时不得使用农药、化肥,间接提高了单季稻的绿色无公害品质。

  “我们将进一步示范推广‘稻渔共生、稻渔共赢’综合种养模式,努力探索具有嘉善特色的粮食生产安全与渔业增产增收相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平衡的共同富裕新路子。”嘉善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吴春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