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1 2024-06-221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1版:要闻

“有礼的祖儿”让李祖村“一路繁花”

游客们正在李祖村游玩。

  □本报记者 李军 文/摄

  岁逢六月,正是江南好时节。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白墙黛瓦,房前屋后草木葱茏、鸟语花香,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

  在进村路上,一个卡通人物形象分外醒目,引得不少游客拍照“打卡”。作为李祖村的文创品牌IP,它有个好听的名字——“有礼的祖儿”。

  近年来,在新时代“千万工程”引领下,李祖村大力推进乡村品牌化运营,“有礼”IP从“爆红”变“长红”,乡村发展“一路繁花”,有力带动村强民富。2023年,该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56万元,全年游客量达70余万人次。

  创IP——打开运营新视界

  6月13日和6月20日,记者两次走进李祖村采访。漫步齐整的石板路,置身村内,田园与艺术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目之所及皆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2020年,李祖村从建设乡村迈向运营乡村的新阶段。当年8月,乡村职业经理人金靖带领团队来到李祖村,肩负起运营乡村的重任。“‘千万工程’让李祖村有了面子,众多的业态让村里有了里子。李祖村要继续焕发活力,必须有灵魂。灵魂在哪?就是要深耕乡村文化,因地制宜打造乡村品牌,打造专属文旅IP!”金靖告诉记者。

  那么,李祖村的IP在哪?这得从村子的历史中去找寻。

  据金靖介绍,李祖村最早为李氏聚居,明朝嘉靖年间,有塘下村方姓人氏徙居至此。明朝隆庆时,李氏因寻宗认祖外迁,之后,李祖村为方氏居住,繁衍生息至今。古有孔融让梨,今有李氏让村,方氏念李氏恩深似海,名村为李祖,并立下世代不更名之村训。

  这样一来一往的“有礼”故事,令人动容。2021年,金靖带领团队,溯源李祖村“耕读传家”的文化脉络,深入挖掘“有礼”故事,并结合该村的种梨传统,以梨为形、以礼为魂,以黄色和青色为主色调,创造性推出“有礼的祖儿”乡村IP。

  “乡村品牌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要根植在地文化。因为乡村本就是一个熟人社会,讲究人情世故。”金靖说,该团队在打造“有礼的祖儿”过程中,一直牢牢把握“本土化”“在地化”原则。

  和记者聊起“有礼的祖儿”诞生的故事时,金靖团队策划经理李亚琼直言:“一开始并不被看好”。“最初,很多村民不理解为什么要打造这个IP,觉得费时费力,意义不大。”李亚琼说,当年9月,“有礼的祖儿”在义乌文博会上亮相,提升了村子的辨识度和知名度,才逐渐被村民接受。

  2022年2月,“有礼的祖儿”成功注册为商标。至今,李祖村的品牌化运营之路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正是这个乡村IP,打开了乡村运营新视界,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让李祖村的共富之路迎来了更多高光时刻。

  挖潜力——拓展共富新空间

  “多巴胺”共富市集、“梨想至上”音乐节、田野风筝节……今年“五一”假期,李祖村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现场人流涌动,迎来了一波新消费热潮。进村的游客惊喜地发现,原来一直被赋予“土味”的乡村也能和“潮流”那么“搭”。

  其实,举办这场活动的意义,并不仅在于活动本身,更像是一场来自乡村共富的宣言。

  金靖表示,在常人眼中,李祖村是个“三无村”:无山水资源、无名人资源、无产业资源。所谓交通优势,在义乌也不突出。如何无中生有,做到“平地起高楼”,加速提振乡村经济发展,是李祖村必须直面的问题。

  近几年,李祖村以乡村品牌运营为载体,联合创客开发“有礼的祖儿”微信小程序,策划“礼文化”研学课程,举办共富市集、“不忙”市集、共富村晚、演唱会等各类活动,为村子聚人气,让村民有收益,有力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提速。

  为了充分挖掘村庄的经济发展潜力,李祖村还大力推进众创共富模式,激发产业振兴活力,带动发展了“十亩时光露营基地”“妈妈的味道美食街”等62个文旅项目落地,2023年销售额达5848万元。“今年,李祖村将新招引农文旅项目10个以上,争取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400万元大关。”李祖村党支部委员方志坚说。

  除了在举办活动、建设项目等方面做文章,李祖村还开设了“有礼的祖儿”生活馆,集中展示展销当地优质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等,全力做好乡村“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记者走进“有礼的祖儿”生活馆,秋梨膏等多款农产品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土货大多是村民自家生产的,有了‘有礼的祖儿’品牌赋能后,消费者知晓度、认可度明显提高,平均溢价30%。”该生活馆店主楼小英告诉记者,去年该店销售额达120万元。

  “石鼓茶雪屋”店主龚佳静于去年7月来李祖村创业。“现在我们店里的一些茶饮产品统一用上了‘有礼的祖儿’的外包装,销量很好。”她说,如今,包括她在内,村内不少创客在品牌加持下,用他们的理想与热爱,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离不开产业助力。眼下,李祖村正抓紧建设梨加工工坊。“梨产业是李祖村的农业主导产业。梨加工工坊计划于今年9月底前投入运行,运行后不仅可以延伸产业链条,还可以借此开展相关研学活动,一年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500万元。”方志坚说。

  建体系——开启善治新局面

  在李祖村借力乡村品牌化运营、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上,不只有发展产业、举办活动等这样直接的形式。间接层面,以品牌IP赋能,推进乡村善治,筑牢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精神基础。

  原住民只有700多人的李祖村,如今汇聚着国内外创客200余人,成为响当当的“国际文化创客村”。在新老村民的汇聚中,该如何推动村民关系和睦、助力乡村善治取得更大实效?

  “2022年以来,我们借助‘有礼的祖儿’微信小程序,整合了共富工坊、四本讲堂、便民服务、文化活动、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六大类乡村治理场景,大力推进‘有礼分’积分体系建设。通过积分兑换,激励‘原村民’‘新村民’和‘云村民’积极投身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生产经营等文明实践,有效推进乡村善治。”方志坚告诉记者。

  在方志坚的“指点”下,记者用手机打开了“有礼的祖儿”微信小程序,在首页看到了“学有礼”“信有礼”“行有礼”等多个“有礼”模块,点击进去,里面均能显示相对应的“有礼分”。

  “在李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有一台智能兑换机器。村民获得一定积分后,可以通过这台机器,兑换矿泉水、牙膏、洗洁精等生活用品。”方志坚说,在他的理解中,“有礼的祖儿”不仅是一种品牌IP的概念,更是倡导一种“有礼”的生活方式。

  这几年,“有礼”文化频频出圈,推动着李祖村乡村治理的进程。“我是隔壁曹村的村民。现在李祖村治理得很好,乡风文明和谐,让人羡慕。”“有礼的祖儿”生活馆店员方碧珍告诉记者。

  因善治善为,李祖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浙江省第二批未来乡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等荣誉。方志坚表示,下一步,李祖村将紧密结合村里的62个业态和公共服务等内容,扎实开展商品消费积分打折、停车费积分抵扣等服务,让“有礼分”更显价值。

  金靖在谈及未来时,言语间充满着自信:“我们团队将灵活运用‘千万工程’的法宝,聚焦乡村品牌运营,进一步挖掘‘礼’文化、讲好‘礼’故事,全力擦亮‘有礼的祖儿’这张‘金名片’,为李祖村凝聚起更强大的共富合力!”

  记者手记:

  李祖村通过打造村庄文创品牌IP“有礼的祖儿”,重塑新时代和美乡村的文化表达语境,紧密链接起新乡民、原住民和多元业态,持续驱动乡村农文旅高质量发展。李祖村已成为“有面子、有里子、有灵魂”的网红村、“有乡愁、有创客、有活力”的众创村,其成功的发展模式,对各地推进乡村品牌化运营,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