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衢州鱼子酱串起共富产业链
□本报记者 周文佳
鱼子酱与鹅肝、松露并称为“世界三大顶级食材”,也被称作“黑色黄金”。让人意外的是,这个“餐桌贵客”,其最大生产地竟然在衢州,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近日,记者来到衢州市柯城区石室乡乌溪江畔的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走进公司的养殖基地,记者看到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圆形鱼池有序排布。“这里的养殖用水全部取自于乌溪江。”带领记者参观的是鲟龙研究院副院长梅凯先,据他介绍,乌溪江作为钱塘江的源头,水温在夏季仍能保持在22摄氏度,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优质的低温活水为这里的鲟鱼打造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目前,公司占地600余亩,拥有600多个生态养殖池。
“我们生产的鱼子酱不仅产量高,品质也好,是德国汉莎航空、新加坡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供应商,还成功赞助了大型国际会议……”梅凯先表示,衢州的鱼子酱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既离不开这里优越的生态环境,更离不开公司的技术创新。
“你看这就是我们公司自主培育的海博瑞鲟,是达氏鳇和施氏鲟的后代,兼具二者成熟期短和产卵量大的优势,2017年获得国家水产新品种证书,是中国独有的品种。目前世界销量最大的鱼子酱都产自这个品种。”指着圆形水池里一条一米多长的海博瑞鲟,梅凯先介绍道,经过多年的研发与创新,公司已掌握了鲟鱼全人工选育、低龄鲟鱼雌雄鉴别、生态健康养殖、鱼子酱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衢州鱼子酱还串起了一条共富产业链。“我们把鱼苗供应给农户,让农户去养殖。我们跟他们签订合同,然后以保护价收购,帮助农民增收。”据梅凯先介绍,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体系,公司现已带动养殖企业和农户1100余家,普通农户户均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规模养殖的家庭农场突破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