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科技 送服务 送政策 强保障
我省春耕生产有序推进
□本报记者 沈璐兰
春好正是耕种时。3月26日,全省春耕备耕送科技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绍兴市上虞区举行。连日来,我省各地扎实推进春耕生产工作,有力有效保障种子、农药、化肥等各类农资和农机供应,着力稳面积、增单产。
在丽水市莲都区炜奕粮食专业合作社农事服务中心,一条条育秧流水线正加足马力生产,每天可播种1000余公斤早稻种子,惠及周边300余户农户。“农事服务中心集中化育秧的利好释放后,全市早稻种植面积从原先的3000多亩增加到现在的1.8万亩。今年育秧服务面积预计将超过6.3万亩。”丽水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位于平湖市农业经济开发区的绿迹数字农业生态工厂内,工作人员正利用沙子栽培今年头茬芹菜。“沙子通透性好,培育的蔬菜根系发达,病虫害少,产量也比土培高出20%。”占地120亩的园区内有13个大棚,管理员却只有郭东明一人。他告诉记者:“根据数智管控APP提供的监测数据,系统会自动操控遮阳棚、调节水肥比,让农作物处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今年,各地继续完善生产扶持政策。以宁波市北仑区为例,该区早稻规模种植补贴为每亩575元,连作晚稻种植补贴为每亩660元,有效引导农户开展多种作物轮作以提高收益。
春季农业生产,种子、化肥、农药等是重要保障物资。杭州市钱塘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成海告诉记者,该区充分调度旱粮、早稻等春播作物种植进度,研判春季农业生产形势,目前已储备肥料11395吨、农药800吨、农膜450吨、种子13万公斤。金华市农业农村局在开展春季农资市场检查的同时,组织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指导农户通过扫描防伪码获取其来源和生产日期等信息,以辨别农资的真假优劣,全力护航春耕备耕生产。绍兴、衢州等地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培训指导,帮助农户落实早稻育秧、作物管理措施等,为全年粮食生产起好步、开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