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美丽乡村 A08 2024-01-061 2024年01月06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8版:美丽乡村

有机更新村庄 赓续历史文脉

仙居十都英村:打造现代和美乡村新图景

  冬日的阳光洒在仙居县埠头镇十都英村,和煦宜人。

  行走在河畔巷尾、公园广场,道路宽敞整洁,屋舍参差有序,花草树木环绕,目之所及,处处即景……

  十都英村地处浙东南革命老区,是仙居县埠头镇的镇郊村,全村880余户,3200多人。十都英村由十都英一村、十都英二村、十都英三村、白泉村4个村合并而成,因村大人多,曾在居住环境、公共服务、乡村产业等方面比较滞后。

  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十都英村整体推进村庄改造提升,打造现代化美丽城镇重点单元,渐次展现出风貌和谐、人文赓续、产村融合的现代和美乡村新图景。

  有机更新 村美民畅

  “明确了‘无体检不更新、无运营不建设、无保护不改造’的有机更新思路,我们建设具有现代品质、浙江特色的和美乡村,就有了抓手。”埠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培成说,去年9月,镇里把十都英村划分成7个网格,组建7个工作小组,开展网格化改造提升,开启了“比谁的步数多、比谁晒得黑、比谁汗流得多、比谁喉咙喊得哑”的“四比”赛道。

  全力植绿美化。在水旁、路旁、村旁、屋旁种树栽花,因地制宜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利用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的废弃地、边角地,打造微节点、微景观80余个,合理规划,建成公园、广场12个。

  着力风貌整治提升。改造房屋外立面8000余平方米,修复了应氏、张氏两个祠堂屋顶和外立面;整治空中“蜘蛛网”,梳理规整强弱电7000余米,线路入地600多米,拔除电线杆30根。

  聚力道路交通建设。村内主道路沥青改造2公里,道路路面改造提升1.6公里,破损路面修复310余处;同时,合理利用废弃地、边角地等,建设停车场8个,停车位290个。

  还拆除违搭乱建40余处,修复田垄1000多米,恢复耕种27亩。

  “村里好看的地方越来越多,看也看不完啊!”村民夸耀说。

  文脉赓续 村和民顺

  “一座座古民居,一面面文化墙,一垛垛‘双拥柴’……把文脉植入有形的载体,渗入无形的灵魂。”十都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金弟不无自豪地说,在人文传承中,村庄品质和村民素养都得到大大提升。

  十都英村属传统村落,是苍岭古道陆路商道的一部分。村中古民居众多,尤以开当铺闻名的当店街及当店的三台九明堂为代表。

  近两年,镇村争取来300余万元资金,对十都英古民居进行改造提升。依照“尊重原貌、最小改造、就地取材、废旧利用、修旧如旧”原则,力求留住旧时味道和乡风古韵。同时,从诗词歌赋、历史典故中挖掘素材,讲好故事,为传统村落赋“魂”。

  在古民居中长大的张金弟认为,保护了具有文化符号的地标,也就留住了通往童年的那扇门。但仅仅保护还不够,关键要活化利用。他举例说,上台古民居是著名军工科学家张相麟和王茹芝夫妇家族的居所,其先辈曾在此独资创办乐育小学,经修缮后,改为张相麟夫妇事迹展示场所,以“积善仁家”激励后人;省军区在村里设立了“八一奖学金”,已惠及村里60多名学子。

  “我们在村里那棵最美的古樟树旁建起马兰广场。”张金弟说,当年,张相麟、王茹芝隐姓埋名,从事军工工作。当时的保密工作极其严格,不能对同事说,不能跟父母讲,就连爱人和儿女也不能说。一次,两人分别接到任务后,到马兰基地的一棵老榆树下等车,不期而遇。这棵树被张爱萍将军命名为“夫妻树”,并称赞他们是祖国的好儿女。2019年热播的电视剧《有个地方叫马兰》,讲述了“夫妻树”的故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马兰精神,扎根在十都英村的马兰广场,也扎根在十都英村村民的心中。

  产村融合 村强民富

  埠头镇是“浙八味”中药材传统种植地,所产药材质量好、应用广,其中元胡、贝母、白术更有千年种植史。

  一直以来,这里出产的中药材都是等药贩上门收购,价格不稳定。十都英村找准发力点,中药材市场、物业大楼等一批强村项目应运而生。

  清洗、烘干、切片……刚建成的十都英中药材市场,占地6亩,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总投资500多万元,每日可加工鲜品药材20余吨,每年加工收入可达600多万元。同时,成功打造“神农谷”道地药材品牌,开展药材加工、销售、培训等,延长中药材产业链。“十都英村中药材市场和物业大楼,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50多万元的租金收益,也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多个岗位。”张金弟介绍说。

  来自绍兴的董国昌,在村里承包了300余亩土地,种植水稻。晚稻收割后,他将这些地又转包给村民种植贝母、元胡等中药材,董国昌可增加10多万元收入。张金弟说,目前村里引入了大陈谷中药材有限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企业提供种苗、技术,并保底回收,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现在村里已种植中药材600多亩,每亩增收1万元左右。张飞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