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同源,为大健康产业注入新活力
第三届“浙产名药”产业发展大会在武义召开
何伯伟 余未
日前,第三届中国·浙产名药暨食药同源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在武义县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孙宝国院士、朱蓓薇院士、谢明勇院士、喻景权院士等业内大咖和300余位来自全国中医药、中药材等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围绕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浙产名药”特色优势、产学研共促浙江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食药同源健康产业的发展与未来、食药同源助力乡村振兴、“浙产名药”灵芝与铁皮石斛的开发与应用等课题,共探中药奥妙,共谋产业未来。
作为民生产业,中医药行业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无论是推进乡村振兴,还是助力“健康中国”,中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中药材,中药材资源保护和质量提升,是中医药行业面临的紧迫问题。
我省是全国中药材的重要产地,进入新世纪后,浙江的中药材产业有了快速发展,无论是传统老“浙八味”,还是新“浙八味”,发展良好,不仅成为地方优势品种,也为全国中药材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
2019年,首批“浙产名药”出炉,以新、老“浙八味”为代表的“浙产名药”搭上了产业发展顺风车,在传统道地药材和特色药材培育过程中,各级政府、多个部门给予支持,合力推动,使浙江形成了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影响力的灵芝孢子粉、铁皮石斛、西红花等特色中药材产业群。随着浙江省成为铁皮石斛、灵芝等“药食两用”物质管理试点省,两大经典“浙产名药”广泛进入食品、饮品、化妆品等领域,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产业基础日益夯实,“浙产名药”公用品牌力正逐年彰显,行业发展前景愈加广阔。
武义是“新浙八味”中灵芝、铁皮石斛的原产地,也是新老“浙八味”的重要生产基地。借着“浙产名药”公用品牌建设的东风,武义县大力发展灵芝、铁皮石斛等特色产业,为1.5万药农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武义成为“浙产名药”永久性会址;2022年,“武义灵芝”获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依托寿仙谷等域内龙头企业,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道地、安全、有效和经济”为重点,在资源保护利用、道地药园建设、全产业链融合、特色品牌打造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原始创新技术,产业综合效益稳步提升,有机基地认证率居全省第一,成为武义中药材产业发展新亮点。据统计,目前,武义县道地中药材野生种质资源达1300余种,中药材有机认证面积3500余亩,认证企业22家,认证产品数达30多个。
本次大会上,揭牌启用武义灵芝科技小院,并举行“武义灵芝地理标志”发布仪式。同时,会上还发布了《武义经方单方验方集》、武义县十大药膳、武义县十佳菌肴、中国药科大学灵芝片二次开发项目等一系列“浙产名药”新项目、新动向,通过这些产业抓手,武义县将进一步推动域内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何伯伟 余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