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成“东家” 农田有“管家”
长兴高地村土地整治“整”出“淘金田”
杨怡
□本报记者 杨怡
走进长兴县小浦镇高地村,一幅多彩田园风光图景映入眼帘。笔直的道路纵横在田园间,千亩油菜田连成一片,黄灿灿的油菜花沐浴在阳光下,随微风轻轻摇动,煞是好看。
“正是因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村里才有了这样的美景。”高地村村委会的钱超告诉记者,近年来,村里以全域土地整治为契机,打造了千亩油菜花田。去年,全村3000余亩土地全部完成流转,通过“田管家”模式进行集中管理,让农户每亩增收400元,村集体增收42万余元。
事实上,过去的高地村是个典型的“麻雀村”,下辖18个自然村,有1130户农户,面积小且分布散,从空中俯瞰,就像一个个斑块,把完整的田园分割得七零八散。
“能不能在靠近县城的施家巷自然村闲置土地上建造一个中心村,把这些像麻雀一样的自然村搬迁到一起,让出土地,整理成片呢?”2019年11月,村党总支书记金瑞章在参加完镇里的“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会议后,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说干就干,经过一个多月马不停蹄的忙碌,项目计划终于初步形成。在村党员干部、乡贤的共同努力下,其中8个自然村的280多户涉地农户签下了搬迁协议,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拆迁、土地整理等工作同步推进,2000多亩土地得以连片。
土地连片后,如何有效发挥其价值?村班子成员开始了新的思考。经多方座谈了解、入户调查,高地村决定大规模推进土地流转,对零碎、高低不平田地,采取填沟移丘、削畦平整等办法,挖掘出不少“隐形面积”,有效扩大了可耕种土地的集中连片面积,先后完成零散地块提质150余亩。
“为了更好维护村民利益,促进流转土地规范运作,在村委会指导下,高地村高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钱超介绍,本着村民自愿的原则,公司和800多户农户以每亩850元补偿费的标准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并进行了公证,让农户们吃下“定心丸”。
于是,村民摇身一变成为“东家”,高景农业公司成为“管家”。村里农事经验丰富的20多位村民被聘为田管“专家”,这些农民除了有一笔土地补偿费外,还多了一份管理收入,乐在心头。“土地流转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仅管理费一项,就有60万元收入。”钱超说。
“土地连片整合后,大型农机设备可以广泛运用,种植效率显著提升,从一开始的无人机播种与喷洒农药,再到田间地头的施肥管理,以及最后的机器收割,种粮全程实现机械化,亩均产出提升10%—15%。”钱超介绍,村里还建立了粮食配套加工产业链,配备了烘干机,每天最大处理量近60吨,保障了粮食品质和农民收益。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所带来的蜕变不止于此。前不久,2023年长兴小浦农旅文化节暨油菜花节在小浦镇高地村拉开帷幕,数万名来自长三角的游客慕名前来踏青赏花。艺术写生、摄影大赛、旗袍秀、研学旅行、登山踏青、乡村音乐会……这一系列创意活动将持续到4月底。
“我们将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成果,大力开发农旅富民产业,实现乡村共富。”谈及村里未来的发展,金瑞章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