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2 2023-03-111 2023年03月11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2版:要闻

二问:农资保障够不够?

湖州维农农资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运送化肥。

  □本报记者 郑铭明 文/摄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全省各地抢抓农时,全力以赴开展春季农业生产。农资作为春耕生产的“粮草”,准备充足吗?

  “我们坚持足量保供底线,生产调运无缝对接,保障市场供应,备足农作物种子近180万公斤,包括水稻种子120万公斤、鲜食大豆种子等50多万公斤。”杭州市农发集团利丰种子有限公司经理葛常青告诉记者,“储存的种子预计可播种50万亩,同时还准备了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救灾应急种子60余万公斤,满足救灾与市场应急用种。”

  今年,杭州市农发集团早早开始准备春耕种子,通过统筹全市耕地类型、种植业特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种植习惯和产业规模化程度等,共筹集早籼稻、节水抗旱稻、鲜食春玉米等农作物品种近70个,同时实行种子质量前置鉴定和动态监测,确保春耕生产用种安全。

  记者从省种子管理站了解到,今年春耕备耕期间,我省加强种子供需调度,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调研,摸清农民生产安排、经销点农资准备等情况,指导各地开展余缺调剂,做好种子保供工作。

  “我省早稻种子主要生产企业有13家,目前已备种1090万公斤、储备622万公斤,合计1700余万公斤。预计今年早稻生产需种量为900万公斤,从备种量和需求量来看,我省早稻种子供应充足。”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吴早贵说。

  保障春耕生产,肥药是关键。3月6日,记者来到湖州维农农资连锁经营有限公司仓库采访时,工人们正忙碌地搬运化肥、农药,装车运往湖州市吴兴区和南浔区的30多家农资店。据该公司总经理吴伟平介绍,仓库目前已储备化肥6000多吨,包括氮肥、钾肥、磷肥、复合肥等,基本能满足春耕生产需求。“最近每天运出去120吨左右,种粮大户多数是电话预订或者上门采购,也有用我们‘维农之家’公众号预订的,我们都会送货上门。”吴伟平说。

  在南浔区和孚镇李市村,种粮大户周张华正忙着给小麦施肥。周张华告诉记者:“他种了400亩小麦,去年年底就开始准备农资,现在复合肥准备齐全,尿素随用随买,采购便利,不用担心买不到。”

  作为省供销社下属为农服务龙头企业,浙农集团发挥着农资供应主力军作用。今年春节前,浙农集团下属各涉农成员企业便深入基层开展春耕生产调查,了解农资库存、市场价格、用肥用药结构变化等情况,提前组织货源,加快肥药入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底,浙农集团可供省内化肥资源约18.7万吨,其中区域公司库存尿素约7.9万吨,复合肥约8.17万吨,钾肥及其他化肥约2.61万吨。据省供销社调度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全省供销社系统库存肥料43万吨、农药1.3万吨、农膜4807吨,基本能满足当期生产供应。

  为增加稳产保供的底气,各地各部门相继推出各项惠农举措,护航春耕生产。省种子管理站组建了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春播技术服务;针对常规晚稻种子因气候原因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免费为有需要的种粮大户开展自留种质量检测服务,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省供销社系统推出抖音、快手等线上直播,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用药;持续推进“配方肥替代平衡肥行动”,引导系统企业按方生产、进货、销售;实行网上预约、送货上门等便民措施,充分发挥农事服务中心和产业农合联作用,大力开展测土配方、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降本增效。各级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围绕种子、农药、肥料等重要农资产品,持续开展“绿剑”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营业不规范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全力保障春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