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政策 A08 2022-08-201 2022年08月20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8版:政策

柯城:“政银担”成为共富的“金扁担”

  编者按:

  近年来,我省各级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发挥政策性担保作用,创新“政银担”合作,通过构建多方参与的支农投入格局,加快建设基层农担服务体系,推动破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取得明显成效。从本期开始,本报与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联合推出“共同富裕 浙江农担在行动”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本报记者 郑铭明 

  农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农业农村发展的难题。2020年开始,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在全省推进基层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重点聚焦支持地方主导产业发展,由省农担公司和当地产业农合联联动,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衢州市柯城区作为首批试点地区,于2020年开始实施,依托区农合联设立省农担柯城办事处,建立“政银担”(财政、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新体系,通过省农担公司担保、区农合联反担保的模式,为涉农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有效带动、提升了农合联信用服务功能,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8月上旬,尽管赤日炎炎,但在浙江韵泽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柑橘基地里,绿油油的葡萄柚挂满枝头,充满生机。再过一个多月,这些果子就将成熟、采收,销往各地。

  “1500亩橘园,光土地流转费就不少,加上大棚设施、苗木成本、人工管理等费用,起初的投资实在不小,资金缺口大。”公司负责人郑振华说,“到银行贷款,需要抵押物,但流转的土地,评估不了几个钱,也找不到担保人。省农担公司推出的‘政银担’,真的是‘及时雨,帮我们解决了资金难题。”

  柯城是我省柑橘主产区,产业优势明显,但也面临着品种退化、品质不高等问题,市场竞争力弱。郑振华便想引入良种,提升产业竞争力,带动当地果农一起致富。然而,种植柑橘投资周期长,资金缺口大。柯城区办事处获悉后,立即为该公司办理政策性担保贷款授信,获得贷款300万元,有效解决了融资难题。

  郑振华说,在“政银担”的担保贷款支持下,公司建立了200亩标准化育苗钢架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施肥系统、标准化育苗苗床等。目前基地已培育12万株“红美人”“沃柑”等优质柑橘苗,为周边农户免费提供5万株柑橘新品种苗木,并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为农户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

  从事中药材生产的衢州东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政银担”的受益者。该公司在柯城区石梁镇荞麦坞村租赁了60亩土地,建设用于组培苗驯化和扩繁的连栋大棚和单体钢架大棚。“农担公司不仅帮我们担保贷款了300多万元,还有贷款贴息,大大减轻了生产上的资金压力。”该公司负责人徐志明告诉记者,“通过贷款,公司建立了1000平方米的植物组培室,每年能为周边农户提供100万株半夏、白及等组培苗。”

  柯城区开展“政银担”合作后,不仅为当地农合联开展信用服务注入了新活力,而且通过整合发挥各方优势,大大降低了农户的融资成本,农业主体贷款更加便利。该区财政每年统筹专项资金,给予“政银担”扶持的农业主体2%的贷款贴息,同时对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各产业农合联给予贷款总额的0.5%风险补偿,用于平衡其为会员提供反担保责任的风险补偿,贷款主体也不用再交贷款保证金,担保费也从原来最高1.2%降至0.8%以下,省农担公司还将大部分担保费返还给区农合联,统筹用于农合联承担的责任风险和业务开展补助,有效解决了该区现代农业发展融资难、担保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政银担’是挑起产业兴旺、农民共富的‘金扁担’,目前仅柑橘产业担保金额就超过1亿元。如今,围绕主导产业,全区成立了柑橘、蔬菜等产业农合联,信贷资金精准支持,推动柯城产业从‘小弱散’向‘专精深’转变。”柯城区农合联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夏介孝介绍。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该区“政银担”累计担保4.3亿元,服务主体近400户,位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