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要闻 A04 2022-08-201 2022年08月20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4版:要闻

文章导航

农家乐,且行且歌且珍惜

——我省农家乐现状不完全调查报告(下)

游客到遂昌县高坪乡游玩。
开化县何田乡田畈村的晴山别院。

  □本报记者 杨辉 见习记者 沈璐兰 张雅萌

  “我县以中高端农家乐和民宿居多,客源主要来自于上海和杭州。2022年春节前夕,杭州突发疫情;春节过后,上海又封控长达4个月之久,这对松阳的农家乐产业打击很大。我们全力落实好各项助农纾困、稳进提质等政策,帮助农家乐经营主体共渡难关。”松阳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政府出招帮纾困

  面对疫情冲击,如何让农家乐复工,各地政府纷纷出实招纾困,帮助这些中小微企业重振旗鼓。早在2020年2月,丽水市就出台过政策,为复工农家乐投保,对全市实际营业的3612家农家乐(民宿),投保了“复工安居畅游保险”,保费300元/家,费用由市级财政支付。投保后发生新冠疫情,导致停工停产以及人员(游客、雇员)隔离的,由保险公司在赔偿限额内予以赔付。赔付标准:游客300元/人/天,雇员150元/人/天,民宿停工停产1000元/家/天,每家民宿每天最高理赔额3500元,每家累计最高理赔额10万元。保险期限为2020年2月25日至2020年5月31日。当年,丽水市还与国内的民宿预订平台合作,促销“丽水山居”品牌民宿,购买平台流量,宣传全市农家乐(民宿)及“丽水山居”品牌。

  湖州市于2022年6月出台《中共湖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助农纾困稳进提质攻坚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千户农家旅游致富计划和乡村文旅运营“五十行动”,并制定了《湖州市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对新评定的四星级及以上农家乐经营户(点)给予2万元一次性奖励。

  开化县结合当地工会乡村职工疗休养基地(点)评选,积极推进龙门村、金星村、下淤村等农家乐集聚村参评,推出了一批农家乐经营户作为试点示范,以疗休养基地吸引客流。而长兴县对新评定为国家、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对新创建为国家级、省级的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基地、3A级采摘旅游体验基地、乡村旅游重点村、民宿集聚区(重点村)、生态旅游区、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且规范运营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国家等级旅游民宿、省级文化主题民宿(文化民宿、非遗民宿、书香民宿、美食民宿等)的,给予2万元奖励。湖州市南浔区对通过携程、美团、途家等主流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线上预定的,经区旅游主管部门认定,按年平台客房销售服务费补助50%,单家民宿补助最高不超过5万元。

  政府的扶持政策有效地缓解了农家乐业主的经营压力。据湖州市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市现有1650家农家乐(餐位8.4万余个,床位4.5万个,农家乐从业人员7500余人)。2022年1至7月,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共接待1712万人次,实现营收36亿元。营收虽比不上疫前,但仍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农家乐产业的兴衰,事关农民增收大事,也事关稳岗就业大事。在疫情冲击的特殊时期,更需要社会各方的关怀与支持。为此,各级各部门密集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今年6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财政厅等8部门印发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民宿行业纾困解难的若干意见》;今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10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这些政策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加强金融支持、扶持稳定岗位、促进就业创业、推动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指导意见,无疑为浙江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多新的思路、新的方向。

  真知灼见农家乐

  政策虽好落地难,如同月亮挂空中。在调查采访中,不少基层乡镇领导、农家乐主管部门干部、行业专家、农家乐业主都提出了建议与对策。我们略作整理,收录如下:

  一是期盼政策扶持,真正能落地见效。嘉善县大云镇副镇长卞向东建议,对农村集成改革的腾空房改建民宿,若按照现有的民宿消防验收标准,待5米宽的消防车通道建设后,留下的农房或宅基地,基本上已无法再改建民宿了,而河网地区的乡村农房大多沿河而建,因此,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推行相关标准。开化县齐溪镇党委书记周亮向记者道出了乡村旅游用地之难,他说:“全镇现有240家农家乐,急需建设与农家乐配套的公共停车场、电动车集中充电点等设施,但因地处国家森林公园,目前几乎没有一处土地可用。”台州市黄岩区沙埠镇镇长周步春建议,希望上级部门对农家乐公共设施建设用地政策性支持能够在基层真正落地。开化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吴水女说,希望对支持发展农家乐的奖补性政策能持续安排。在调查采访过程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农家乐业主很气愤地说:“开办农家乐时,要这个部门审批,那个部门盖章。办证照时,管的部门挺多,而疫情时期,我们经营很困难了,却没有哪个部门出面来管了。过去对农家乐示范户、示范村还有奖补,今年说没有安排这块奖补资金了!说是要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难道农家乐不是中小微企业吗?”

  二是育强经营主体,真正软硬件配套。全省五星级农家乐评定专家组成员、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邵辉认为,新时代的农家乐需要重新包装定义,要注入新的理念,新的经营管理模式,除了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等硬件外,更需要从软件上着手来强筋壮骨,比如旅游客源组织、平台宣传推广、文化礼仪培训、旅游市场营销等,实现硬件与软件相适配。促进乡村振兴,浙江已出台了“两进两回”鼓励政策,但在农家乐产业领域效果并不明显,农家乐在呼唤旅游专业人才下乡。遂昌县农业农村局干部林延山认为,目前对农家乐经营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重视程度还不够。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农家乐经营群体年龄结构偏大,以开化县的调查数据为例,50岁以上的经营户占40%,40岁以上经营户占80%,25岁至40岁的有学历、懂经营、能创新的年轻经营户很少。记者在松阳县的鸣珂里·石仓文化民宿调查采访时,正巧碰到了丽水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吴迷等6位女生在那儿实习,问及毕业后的工作意向,她们都表示,不愿意到乡村的农家乐工作。

  三是优化规划布局,打造精品农家乐。早些年认为店多聚市好处多,倡导集聚式发展农家乐和民宿,造成经营内容、设计风格、餐饮风味雷同等问题,失去了个性特色和乡村烟火味,给游客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味道。有专家建议:要结合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建设,以农家乐精品旅游线为引导轴,打造或改建提升一批“既有乡村农味、美丽田园景观、崇尚山水文化,又有都市生活情调”的精品农家乐。如开化县何田乡田畈村的晴山别院,设施功能齐全,主打鱼文化艺术,有休闲大堂、酒柜吧台、茶艺室、书法绘画台等公共空间,户外花园更成了年轻人求婚、团建的好去处。7月27日下午,记者走进这家别院,顿感艺术气氛十足。经营业主余本孝笑着说:“今天已包场,平时也接散客,但以包栋团建为主。这里有13个房间,房型有大床房、双人间、榻榻米房、亲子套房,房间采用了全智能家具和五星级床品。来住过的客户都说,来这里就像到朋友家做客一样自在。我还有一家小型民宿——晴山西雨,那儿有4间房,最近都是满房状态。”晴山别院的案例,反映出高品质、个性化的农家乐和民宿,在疫情时期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四是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能归口。目前,乡村旅游产业领域,涉及10多个职能管理部门,存在着管理上职能交错,上下体系不对口等问题。如湖州市的农家乐,市级归口农业农村局管理,县乡(镇)又归属文化和旅游局(办)管理;衢州市、县(区)两级,农家乐由农业农村部门主管,而民宿则归口文化和旅游部门管理。各级各部门及行业协会自行制定考核评审标准予以命名,结果农家乐以三、四、五星级命名,民宿以白金宿、金宿、银宿命名;而丽水市以“丽水山居”钻级命名,舟山市又以“岛居舟山”最美民宿评比结果命名。面对奖补政策,不少农家乐经营户干脆都去参评,还将获评的牌匾都悬挂在大堂,奇出怪样的命名牌匾,让游客大惑不解。对此,衢州市柯城区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金国民说,现在的农家乐管理体制很不顺,一旦涉疫防控、防台防汛、消防安全等工作需要部署检查时,往往要联合好几个部门才能开展,命名乱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盛夏8月,海南的一波疫情,让8万游客滞留三亚,这则消息打消了不少游客外出旅游的念头;浙江的义乌、平阳、桐乡等地接连出现疫情,让生意刚有起色的农家乐再次蒙上了阴霾,业主们的心又被揪紧了……

  疫情时代,农家乐,且行且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