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创意、卖理念、卖文化
三“书生”携手共筑田园梦
蒋虎雄
安装气调锁鲜全自动生产线、调试冷库运行、招募分拣工人……今年东魁杨梅上市前夕,蒋雨舟和李洁忙着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他们都是返乡创业的“90后”大学生。4月份,他俩和另一位“90后”合伙人陈奕羲一起,注册成立了仙居书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书生公司”)。这个杨梅季,是他们打的第一场“大仗”。
以己所学,探索销售新模式,让仙居农特产品更好地走向千家万户,在推动家乡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蒋雨舟说,这是他们的愿景。
创业达人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我们3个属于不信邪的人,都相信只要努力,肯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蒋雨舟说。
不信邪,在这里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代名词。父亲是仙居当地较早办工艺品厂的人之一,但蒋雨舟大学毕业后,却没有坐等“接班”,而是选择了自主创业。2016年,他创办了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土法制作豆腐酱。一个年轻人做豆腐酱,很多人不理解。蒋雨舟笑着解释:“一是豆腐酱寄托着很多在外仙居人的乡愁,有市场;二是土法制作豆腐酱作为一门传统技艺,得有人传承下去。”小试牛刀,效果不错,豆腐酱年产值做到了四五十万元。他又与共青团仙居县委合作,在白塔镇东横街村开设“青村货栈”,专门销售仙居农特产品。“很多省、市领导都去参观过!”蒋雨舟挺自豪地说。2017年,他当选为仙居县人大代表,今年换届时再次当选。
李洁也一样。她是学汉语言文学的,大学毕业回乡后办小学生辅导班,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2016年,她创办贸易公司,做起了杨梅批发零售和旅游周边产品开发。“将仙居杨梅酒、番薯条、馒头干等产品,包装开发成伴手礼。”李洁说,销售形势不错,她还注册了“悟山韵”商标,“寓意很直白,就是让游客品尝仙居山野风味。”
一拍即合
3个合伙人中,陈奕羲的学历最高,她是浙江工业大学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眼下正在申读工商管理博士。在博士申请计划书中,她给自己定的博士课题是《共同富裕背景下,政府资源的支持对农业领域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影响机制研究》。之所以选这个课题,不仅基于她的创业经历与思考,更是因为她为家乡仙居发展贡献力量的那份情怀。
2020年以来,陈奕羲在杭州先后创办了一家教育公司和一家贸易公司。教育公司做高三学生升学培训,贸易公司以家居百货为主,旗下有主播。去年杨梅上市季,陈奕羲尝试让旗下主播以“吃播”形式推荐仙居东魁杨梅,结果一炮打响,订单纷至沓来。“仙居杨梅名声在外,但销售模式还很传统。虽然近年来线上销售力度也很大,但存在质量良莠不齐的尴尬。”陈奕羲说,“我觉得,仙居需要我们这样的新鲜血液,讲好仙居故事,赋能杨梅等农副产品的销售。”
于是,陈奕羲决定回乡做点事。李洁是她的杨梅供应商,她对李洁的品质把控很认可。因缘际会,她又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蒋雨舟。有梦想、有激情、有理念,三个年青人一拍即合。
今年1月底,仙居县埠头镇着眼于提升道地品牌价值、实现群众创业增收,整合梳理后,推出豆腐皮、大米等共富“埠八样”农产品。应镇党委书记郑毅之邀,3人前往考察,欣然注册成立“书生公司”,并于5月20日开出了首家线下门店。
携手筑梦,由此起步。“书生公司”的抖店、微店和淘宝店铺陆续开张。
全新理念
“书生公司”的经营理念,让人耳目一新。
“比如一箱杨梅150元,我们要做的,不是与农民讨价还价,把收购价压到120元。”蒋雨舟介绍,“而是通过设计适合年轻人审美口味的包装,增加附加值,把它卖到200元。”这样一来,收购价更高,梅农达到了增收目标,公司同样也有了利润空间。
笔者看到,“书生公司”的杨梅外包装没有杨梅山、杨梅树等传统图案,而是简简单单的“梅大没小”“喜欢杨梅”等文案设计。与此同时,蒋雨舟、李洁和陈奕羲还找到了仙居杨梅的一大“痛点”,那就是送礼属性强,如果一个人收到的杨梅多,根本吃不完。同时,仙居杨梅的上市期只有一个月左右,其它时间与仙居旅游以及农特产品销售的关联度不高。
如何破解?“杨梅卡”应运而生。3个创业小伙伴设计了精美的杨梅卡,扫码进入卡上的小程序,就可兑换杨梅。如果持卡人当季不需要,次年照样可用,也可以兑换等值的仙居农特产品或旅游景点门票。
这样,原先的“痛点”,一去不返。
“新农人”培训是“书生公司”的另一发力点。蒋雨舟说,眼下是全民卖货时代,很多人在抖音等平台玩直播带货,但缺乏专业指导,存在不专业、观感差等短板。“我们正在对接相关部门,希望在培训补贴等方面得到支持。”他说,“目前我们已邀请专家开展过一次电商直播公益培训,20余位参训的农特产品经营户都说获益匪浅。”
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初心:让更多优质的仙居农特产品走出大山!
蒋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