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七色土 A06 2022-04-231 2022年04月23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6版:七色土

谷雨里的农事

  □往事悠悠 马晓炜/文

  俗话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当节气走到谷雨,庄稼人或开犁翻地,或晒种浸芽,在酣睡了一冬的土地上播撒下一粒粒希望。

  小时候,每到谷雨节气,对各种农活谙熟于心的父亲,就带领全家翻种那些“春地”,像绣花一样,把土地翻一遍,耙耢平整,然后根据要栽种的庄稼,有的精心沟垄打畦,有的修整得一马平川。那一垄垄的红薯、棉花,一片片的玉米、黄豆,一畦畦的香葱、甜瓜,一块块错落有致的秧田,在父母的侍弄下,看着赏心悦目、风光无限。虽然从早忙到晚,一身土、满手泥,但父母的心情始终是舒畅的、愉悦的。父亲常说,一年里,只有谷雨这个节气最给庄稼人鼓气,给庄稼人希望。

  而我和弟弟们,不是帮父亲牵牛犁地,就是帮母亲丢种子或掩土。起先我们觉得这些农活太简单了,争抢着打下手,可没想到一些看似简单的活,做起来都不轻松。比如,种棉花,我随手抓一把棉籽往事先挖好的小坑里丢,盖土时担心棉籽露出来,还不忘用力踩上几脚。母亲看到后赶紧制止,语重心长地说:“种庄稼要精打细算,棉籽放多了,浪费种子不说,到时剔苗也麻烦,每个坑放两三粒刚好;土压得太实,幼苗破不了土,土填得太少扎不住根……”母亲的话,使我明白了种庄稼是需要经验和知识的。一垄地没种完,我们就累得满头大汗,那一刻,幼小的我懵懵懂懂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

  跟随父母劳作,辛苦中也伴有欢乐。父亲常给我们讲谷雨的习俗和民谚,让我们了解到谷雨有祭祀仓颉、赏牡丹、采茶品茶等习俗,记住了“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等农谚,也知道了“雨生百谷”,谷雨的“雨”是喜雨,是滋养万物的雨。谷雨时分,父母忙个不停,原来是借着细雨的滋润,静待一片片摇曳的嫩苗芽叶,生机无限在夏日,进而期盼秋天有个好收成。

  谷雨,寄托着人们无限的憧憬。遗憾的是,久居闹市的我,忙忙碌碌中,很少再用心去感受这暮春时节的盎然生机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