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科技 A04 2022-02-191 2022年02月19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4版:科技

冬季粪污堆田头,开春变成“大肥宝”

江山市推广绿色种养循环项目成效好

江山市贺村镇通贤村田头堆肥。

  立春一过,农民朋友们便开始准备春备耕生产了。“猪粪发酵后成了‘大肥宝’呢,不仅肥力足,而且绿色环保。”近日,江山市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前往贺村镇通贤村的生态果园,指导果农科学合理施用粪肥,促进果蔬提质增效。

  果蔬能“吃”上有机肥,得益于该市绿色种养循环试点项目的实施。“绿色种养循环试点项目是2021年省部级项目,项目资金1054万元,于2021年9月开始实施。”江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落户江山后,以粮油、蔬菜、果业等重点产业生产基地为主,开展堆肥还田工作,实施面积达10万亩。

  江山是著名的生猪养殖大县,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量达70万吨。这些畜禽粪污除了少量由养殖场通过种养循环消纳一部分外,大部分由当地4家有机肥生产企业进行收集后发酵制成有机肥。但生产有机肥存在成本高、使用不便、养分供应缓慢等问题,农业主体们购买意愿不强。因此,畜禽粪污若处理不当,极易污染环境。

  去年,该市实施种养绿色循环项目,对畜禽粪污简单处理后,在路边或田头堆成高约1.0-1.5米小堆,盖上塑料布进行发酵。在经过2-3个月发酵成熟后,畜禽粪污中的病菌、杂草种子等有害物质被高温杀灭,成为养分丰富、质量又好的有机肥料。立春过后,可直接还田培肥,不仅能降低化肥使用量,而且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助农增收,深受农业主体的青睐。

  在具体实施中,该市用“以奖代补”方式扶持第三方农业服务组织,给予养殖业畜禽粪污收集、运输、堆沤发酵及应用的服务主体资金补助,对每亩处置0.5吨粪肥的耕地给予每亩52.5元补助,对每亩处置1吨粪肥的园地给予每亩138元补助。目前,全市有4家服务主体参与。

  当地农技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以村为单位,统计畜禽粪污需求量并进行集中供应,对需求较大的主体进行单独运送、堆放、施用。截至目前,该市已在贺村、四都、上余等镇实施绿色种养2万亩,产出粪肥约1.6万吨,这些粪肥大多施用于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

  “绿色种养循环项目的实施,全面促进了粪肥还田,加快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增加了土壤肥力,对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作用。”江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今年,该市将进一步加大该项目的推广应用,助农增收。

  周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