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次认定60个省级良种繁育基地
蔡芸菲
![]() |
杭州龚老汉中华鳖良种繁育基地 |
![]() |
勿忘农水稻制种基地 |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名单,宁海县等4个县(市)为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县;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水稻良种繁育基地(长兴县)等60个基地为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其中农作物26个、畜禽21、水产13个。这是我省首次认定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实现农作物、畜禽、水产等农产品良种繁育领域全覆盖。
2021年,国家印发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强调要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开展良种繁育基地认定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我省良种繁育基地保护和建设,提升良种保障供应能力。
种业振兴,供种安全是底线。“这批种子净度高、湿度低,品质非常好,可以装运发货。”近日,在嘉善惠民街道大泖村丰产粮油合作社内,工作人员经过再一次检验后,把打包好的5万公斤良种装上货车,发往湖州科奥种业有限公司。
“今年,我们在大泖村一共繁育了100亩‘浙湖粳25’种子。‘浙湖粳25’是省农科院与湖州市农科院联合培育的常规晚稻品种。”科奥公司生产部经理赵体源说。丰产粮油合作社与种业公司合作繁育良种,不仅能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而且提高了社员的种植效益。合作社负责人富志刚说,制种的亩均效益能达到2000多元,是普通种粮的2倍左右。
建好制种基地,加强良种繁育,是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和种源自主可控的基础。我省现有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18万亩、南繁基地2000余亩、种畜禽场173个、水产原良种场44家、规模化水产繁育基地100余家。农作物方面,年繁育水稻、油菜种子3000余万公斤,除保障省内供应外,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种子供应省外市场。畜禽方面,年存栏能繁母猪55万头,湖羊种羊年销外省4万只以上,“绍兴鸭”“缙云麻鸭”遍布全国各地,占全国蛋鸭饲养总量的60%左右;“浙系”长毛兔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推广应用300万只以上。水产方面,年产淡水鱼苗180亿尾、海水鱼苗5亿尾、龟鳖苗种1亿只,常规鱼虾苗种除满足我省养殖和资源增殖放流需求外,罗氏沼虾、中华鳖、海水贝类和鲟鱼还为周边省份提供充足的优质苗种供应,罗氏沼虾苗种占据国内市场的60%,缢蛏、泥蚶和青蛤等占有国内45%左右的市场份额且具有定价权。
省种子管理总站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对省级良种繁育基地的支持力度,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地良种繁育能力和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同时,加速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品种创新、企业竞争、良种保障和种业服务等“五大能力”,打造现代化良种繁育基地,实现种业振兴,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芯”支撑。
我省力争到2025年,现代种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体系加快构建,累计建成种质资源圃(场、区、库)100个以上,鉴定挖掘一批优异种质资源;育种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重大品种选育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取得实质性突破,部分优势品种创新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育成新品种200个以上;良种保障供应体系进一步强化,主要农作物、畜禽和水产良种基本自给,种业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分类培育壮大一批优势骨干种业企业。 蔡芸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