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报 产业 A05 2021-11-271 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农村信息报 数字报纸


A05版:产业

一个柿子卖15元

富阳甜柿“甜”了农民

  柿子,是秋天应季水果。眼下,正是柿子上市的季节,和大家印象中“香甜软糯”的柿子不同,杭州富阳的“太秋”甜柿“吃硬不吃软”,不仅售价高,而且还供不应求,让果农收益颇丰,甜柿产业“甜”了柿农。

  一个柿子卖15元,

  还供不应求

  “太秋”甜柿好吃吗?

  “它有苹果的脆,梨子的多汁,还有哈密瓜的甜。”富阳永安山“太秋”甜柿种植基地负责人李荣富习惯用这样的比喻来夸赞自家的柿子。他说,“太秋”甜柿经多年培育选优,品质优越,其果肉松脆、汁水多、味浓甜,切开后内里呈金黄色,没有褐斑,60%左右没有果核。自2015年正式上市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是目前市场上品质和口感上佳的甜柿品种之一。

  “太秋”甜柿于2007年由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专家和杭州市富阳区农林科技人员引入永安山种植。经过十余年精心呵护,目前投产量逐年增加。这两年,每当“太秋”甜柿上市时,许多城里的“吃货”便驱车来永安山基地购买。

  “35元一斤,个头大的柿子一个就有半斤左右,相当于15元左右一个。今年产出约1.5万公斤,早已被订购一空。”李荣富开心地说。

  2021年全国第二届“太秋”甜柿优质产品鉴评暨杭州富阳林特果品丰收节活动上个月在富阳永安山举行。“太秋”甜柿已经成为富阳区名优经济林作物的典型代表。

  “目前,富阳区有甜柿面积5000亩,其中‘太秋’新品种有1300亩,投产面积700亩,产量5万余公斤。”富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专家引路,科技孵出精品

  “种出精品甜柿,往往需要精准的专业技术。”富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富阳区是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开展“太秋”等甜柿新品种选育、繁育和示范林营建的主试验区。目前,想种“太秋”甜柿的农户很多。

  2007年,李荣富是第一个引种“太秋”甜柿的农民。十余年间,在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专家的指导下,从土壤熟化改良到大穴栽植,从覆膜保水到丰产树冠培育,从最佳留果量确定到果面污斑治理,他掌握了甜柿病虫害防治、修剪整枝等种植经验,最终成功种出优质“太秋”甜柿。

  “结合富阳的地理、气候条件,我们希望通过精准引育、精耕细作的方式,让富阳的水果贴上小而精、精而美的标签。”富阳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18年,富阳区推出了“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制度。

  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站站长、干果首席农技推广专家楼君,就是李荣富柿子园的“带路人”。如果说李荣富把种了十几年的“太秋”甜柿看作孩子,那么楼君则把挂满枝头的柿子比作学生。

  “我们不仅要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加快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推广,还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和市场需求,为农户提供全产业链的技术、产品、市场等信息服务。”楼君说。

  近年来,楼君带领的农技推广团队推广甜柿标准化栽培、高效栽培、复合栽培、仿生栽培、生态栽培等关键技术,突破甜柿完熟采收、脱涩加工等10多项产业发展瓶颈难题,促进了甜柿产业的发展。 

  目前,富阳区已成功建立甜柿良种繁育基地4个,可年产甜柿良种嫁接苗50万株,成为全国“太秋”甜柿良种苗的重要生产基地。

  寿松涛 于璇 陆群安 李睿 马赛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