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理论热点 紧贴基层实际
我省举办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研修班
李军
□本报记者 李军
本报讯 10月13日下午,为期4天的全省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专题研修班在省委党校顺利结业。
此次专题研修班由省委组织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共同举办。研修班聚焦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顶层设计,教学内容既紧跟前沿理论热点,又紧贴基层实际,及时回应了当前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研修班还打破常规单一现场办班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除了省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各设区市和山区26县党委或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负责人在省委党校参加现场教学外,还在省农业农村厅和全省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设立104个线上课堂,3000多名“编外学员”同步参加线上学习。
在4天时间里,来自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农业农村发展学院,中国农科院,省农业农村厅的领导和知名专家,为学员们带来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发达国家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做法、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等专题讲座。
此次研修班整体呈现出层次高、站位高,理论新、观点新,学风好、氛围好,规模大、收获大等4方面特点,举办方希望全体学员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好、转化好、实践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以促干、用学相长,以实际行动为浙江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添砖加瓦。今后要更加注重三个方面:一要更加注重理念转变,完整、正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把在长期的“三农”工作中形成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坚持高位推动、上下联动,坚持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坚持农民主体、政府引导”等重要工作原则贯彻好、落实好;二要更加注重城乡融合,重点围绕县域融合、深化改革、“两进两回”等方面,找准突破口,在推进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等方面积极探索,进一步畅通城乡循环,率先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三要更加注重凝聚合力,进一步理顺党委农办、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局之间的关系,强化党委农办建设,推动机构改革的“物理变化”向“化学反应”转变,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落到实处,推动资源要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向农业农村倾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