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虫口夺粮”攻坚战,为秋粮丰收“保驾护航”
今年秋季农作物病虫偏重发生,省植保部门发布防控意见
葛勇进
□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大头在秋粮,重点是中晚稻,关键在病虫防控。近日,省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在杭召开全省草地贪夜蛾和晚稻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并发布秋季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控意见,对秋粮病虫防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推动打好“虫口夺粮”攻坚战,确保秋粮丰收。
根据当前病虫源基数、栽培管理和气候特点等因素,与会专家会商分析,预测全省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发生程度轻于上年,发生面积约5000万亩次。其中褐飞虱、二化螟、纹枯病偏重发生;稻纵卷叶螟、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稻瘟病、白叶枯病流行风险高。同时,预测今年我省草地贪夜蛾在秋季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4万亩次。
打好“虫口夺粮”攻坚战,既要确保病虫防控效果,还要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全省植保系统落实精细农业、绿色农业理念,示范性诱、食诱、天敌治虫、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统防统治+群防群治”,确保粮食丰收和生态环境安全。
省植保部门要求全省植保系统及时谋划防控工作,把晚稻重大病虫害防控作为当前植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抓早、抓细、抓实。强化监测预警,加大田间调查力度、频度,密切关注病虫发生情况变化。防治药剂要储备充足,抓好防治技术指导,及时将病虫害预警和防治技术信息传递到种植一线,做到预警及时、防治到位。